今年10月末,黑河市地方港务局接到黑龙江省港务集团传来的消息:港务局船长衡勇同志的妻子赵春英被评为全国优秀海员妻子,且是全省唯一一名荣获此殊荣的女性。说起赵春英,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即:理解、拼搏、奉献。
早在20多年前,她就与当时的水兵衡勇从相识、相恋到结为夫妻。由此,走上了每年10个月水期无依无靠的艰辛之路。然而衡勇从部队复员时她又积极建议衡勇:“还干你的老本行,还是到航运部门做你的海员吧”正是她的理解与支持,使衡勇的海员梦又成为现实。当初,衡勇曾提醒赵春英:现在我选择这个行业将成为终身职业,每年的明水期都回不了家,你可要有挨累受苦的准备。赵春英当即表示:“自从和你结婚就是这样,只要你选择的职业正确,我一辈子也甘心。”衡勇到岗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在部队获得的船长证书到地方后要进行重新的考试认定。赵春英为了使衡勇在业务知识上得到提高,每天晚上都腾出两个小时的时间,按书本上概括的船长业务提示,陪衡勇钻深研透。经过三个月的苦读,衡勇顺利地通过全省船长业务考试,被确认为三级船长。
衡勇复员后安排到港务局后,赵春英与衡勇进行了一次长谈:“你把你的工作干好,我用我的事业为你提供保障。”因此,在朋友的帮助下,中街文化用品商店开张营业,那几万元的本钱全部借自亲友,没用衡勇操一分心。从此,赵春英又自己闯入艰苦的创业路程。每天营业13、14个小时,员工下班后,她同自己的弟弟还要坚持营业两个多小时。每天回到家里,自己随便对付一口吃的,再帮助上学的儿子复习功课,一天只能睡4、5个小时的觉。在赵春英的生活规律中形成了守摊——进货——盘点——结账——看家全方位的习惯性链条。她也有后悔的时候。一次到哈尔滨进货,人生地不熟,且要从七家批发商把货取出,用空车配货发往黑河,那时,她多么希望有丈夫在身边可依靠,但想到自己办商店的初衷,她还是咬牙挺了下来。到目前,她已拥有两个文化用品门市。赵春英不仅在家庭上为衡勇干好本职工作撑起一片蓝天,而且甘为衡勇工作做一片陪衬浪花的绿萍。衡勇的船上有一位近30岁的未婚青年,由于职业关系,找对象很难。赵春英几经周折,为其找对象并成了家,使该青年在船上成为业务骨干。还有一位船员,因丈夫顾不上家夫妻吵架,赵春英主动到该海员家用自己的经历做劝说工作,终于使夫妻俩和好如初。船员们把这种感激之情倾注到了支持衡勇的工作上。
赵春英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衡勇到港务局任职后其父亲被确认为肺癌晚期。为了不让衡勇担忧,她特地将公公接到自己家里治疗,朋友们都说她傻,自己找个包袱扛着,赵春英却说:“我主要是想让衡勇腾出精力干好自己的事业。为了老人治病,她从自己的父亲手中借出两万多元,全部花在公公的治疗和生活调理上。老人临终前曾对在场的所有亲属说:“都说儿媳不如女,可我从儿媳这里得到的是几个女儿也做不到的。”当年,衡勇不仅荣获港务局系统先进个人,而且被原部队评为到地方就职的有用人才标兵。经过几年奋勇拼搏,赵春英不仅自己事业有成,也支持衡勇为港务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6年由于衡勇带领全体船员的积极奋战,创造出佳绩,被全省港务系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且受到黑河港务局的物质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