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寒风凛冽,室内温暖如春。
假如我是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我将用所学知识协调处理好此事,拟定方案如下.....。清晰的思路,铿锵的语言,流畅的回答,令在座的市领导及主考官频频颔首。这是日前北安市举行的2007年度本科院校毕业生招聘面试现场的一幕,30名“入围”考生参加了面试。
昔日,本科生“难见”。如今,本科毕业生齐挤“就业独木桥”。就业形势严峻,怎么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大手笔”,改变伯乐相马的选人方式,拓展就业渠道,“摆擂”招“贤才”,事业单位进人推行考录制度。
“一石激起千层波”。众多毕业生奔走相告,赶紧回来考试吧,事业单位开始公开招考了。于是,挑灯夜读成为“平常事”,众多应试考生纷纷感言,真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深入基层征集用人需求,报刊、电视、网络发布招考公告,专程赴省人事厅,聘请专家出题,组织招考的人事部门更是忙得“不亦乐乎”。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问效,无论榜上有名还是名落孙山,大家均无“异议”,新闻媒体参与其中,更让大家第一时间了解到了相关讯息。
“海选现英才”。笔试、面试环环相扣,公示、考核步步紧随。经过层层筛选,历时半月时间,参加考试的64名考生中的10名“海选英才”脱颖而出。一时间,众多单位纷纷来“淘宝”,录取考生很快被“选购一空”。市信息中心去年已选了1名,工作优异,深受好评,领导评价:“进入角色快,是块干工作的好材料”;今年,再添力度,又遴选了1名,助推信息工作再上新台阶。两年来,全市共有这样的考录毕业生25名,充实到了事业单位,在各行业施展才华、尽展风采。
对于没有“捞到”的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的话语掷地有声:“明年,我们将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扩大招考面,把更多优秀毕业生选送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令大家都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