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山河治理噪音污染重和谐 12.5
http://heihe.dbw.cn   2007-12-05 10:34:15

  “豆浆——油条——豆腐脑……”这些清晨拉着长声一浪高过一浪提前唤醒居民睡眠的噪声,一度成为山河农场城镇生活中的一个不和谐音符。针对这种现象,农场执法部门噪声治理坚持“管教”结合,在提高商贩法律素质、彰显人文关怀中,“弹奏”出城镇管理的和谐之音。

  随着城镇建设的日新月异,山河农场场部居住人口已近万人,大街小巷中,推着三轮车,不分时间地点,用高音喇叭叫喊着收煤气罐、卖馒头的成为城镇建设中的一道风景,还有的个别商户随意用高分贝音箱播放乐曲、广告,这些“噪音垃圾”使居民饱受噪音之苦,抗议声音不断。通过调查执法部门了解到:不少小商贩收入微薄,并以此维持全家生计,强制禁止叫卖必然遭到抵触,动辄罚款没收器材也会使其产生对立情绪,不利于社会团结和谐。农场环保、工商、公安、城管等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兼顾各方利益的原则,对商家辅之以人性化教育管理,收到了良好效果。他们协商出台了适合治理社会生活噪音的规章和细则写入《居民公约》中,发到每名住户家庭。譬如:噪音不能超过50分贝;叫卖声不能早于清晨六点之前;禁止午休时间在居民居住区域内叫卖,使商贩文明经营有章可循。在街巷的醒目地段农场还设立了“温馨安静环境大家共创共享”等字样的温馨提示。36岁的马春玲从伊安来到农场办起了液化石油气站。原来,她收气罐三轮车上的高音喇叭能震响一条街,也没个时间约束限制,对她进行耐心教育和法律讲解后,她将服务重心转移到了提高服务质量上,不光印制了服务名片、帮助顾客取送气罐,还义务帮助居民修理气罐,靠服务和信誉提高了知名度,赢得了“回头客”。这些亲民执法举措使商贩们心平气和地接受不说,经营理念也有了很大改变,“创造温馨环境、转变经营理念”在全场商户中蔚然成风。

作者:赵 东 艾 浩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