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黑河时政 正文
爱辉区“一村一品”特色农业蓬勃发展 11.23
http://heihe.dbw.cn   2007-11-26 09:20:09

  爱辉区在发展农村经济工作中,在村屯差异上找比较优势、做特色文章,因地制宜加以引导扶持,形成了特色农业“一村一品”争奇斗艳的生动景象。

  养殖:村村有特色

  养鹅要养长绒的。坤河乡黄旗营子村养殖大户武振兴,最近跑到齐齐哈尔和内蒙古,引进了300只莱茵鹅,200只长绒鹅。老武讲,每只成年长绒鹅体重可达25斤左右,每隔40天就能产绒毛一次,连拔绒带产鹅雏,经济效益是普通鹅的十几倍。

  养兔要养亮毛的。幸福乡稗子沟村引进建起了大型种獭兔繁育基地。目前,该基地獭兔存栏已达5000只,年末可达1.5万只。基地向农户统一供应种兔、饲料,统一提供技术指导、免疫服务,统一收购产品,村民们也就可以统一挣钱了。养牛要养温室的。奶牛是西岗子镇蓝旗村农民增收的宝贝,去年全村饲养奶牛收入达40万元。在区农业开发办的帮助下,这个村盖起了60栋30平方米的温室牛棚,160多头奶牛搬进了温暖舒适的“小别墅”,每头牛一天平均可多产10斤奶。改变了粗放饲养,也就改变了冬季效益不高的现状。

  种植:村村有高招

  “北三家子”牌西瓜。年初,爱辉镇北三家子村党支部书记俞良春带领瓜农注册了“北三家子”商标。这“北三家子”牌西瓜不光卖火了黑河,还吸引了北京、威海等地的经销商前来考察、订货。品牌也是号召力,全村西瓜种植面积一下就增加到600多亩,今年收入达100多万元。

  南窑地的黄烟。上马厂乡南窑地村种植黄烟历史悠久,生产的黄烟产量高、品质好,远销河北、山东等省。他们与山东某烟厂签订了收购合同,形成了通畅的生产、销售渠道。今年全村110户家家都种植了黄烟,全村种植面积达700多亩,收入近140多万元。

  新建村的土豆。西峰山乡马铃薯以个大,口感甜、面出名。乡里靠着这“资本”和诚意,引进了龙头企业西峰薯业。新建村组织农民与企业签订订单,今年全村马铃薯种植面积达400公顷,收入达264万元。挨着企业的自耕地,捡土豆又让新建村农民挣了一笔,一个人一天能挣50来元。

  协会:行行有能人

  随着“一村一品”格局的形成,爱辉区各乡镇村屯的马铃薯协会、奶牛协会、黄烟协会等经济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各行有各行的能人,他们把农民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结起来,畅通供销渠道,降低市场风险。今年,全区已有各种经济合作组织46个,其中17个已注册;有农村经纪人686人;落实订单种植面积47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38%以上。

  爱辉镇城关村科技协会会长安成富,其人就像其名一样。他请专家,开“增收药方”;调品种,形成规模优势;找销路,发展订单农业。今年,他推广的新品种裸壳白瓜子走进超市,身价不菲,全村450多亩白瓜子,就收入30万元。

  在幸福乡之路村,无公害蔬菜协会会长马彬德,可是个让村民竖大拇指的人。几年来,他凭借对农技的钻劲,推广蔬菜新品种30多个、有机和生物肥料10余种、杀菌剂20余种、杀虫剂10余种。他还把农业专家请进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面对面交流,提高农民种植技能。在之路村的带动下,今年幸福乡5个村建立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总面积5000亩,产菜10000吨,创收200万元。

作者:姜 伟 杨明霞 李金复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