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成本高,奶牛低产、奶农低效、奶业低速的“一高三低”是近两年随着市场竞争加速,我市奶业出现的新问题。为破解这一问题,市政府近日出台《关于加快奶业发展的意见》推进我市奶业快速健康发展。
到2010年,全市奶牛存栏达到8万头,年均增长12.3%;鲜奶产量达到16万吨,年均增长13.1%;奶牛平均单产由4.2吨提高到5吨以上;奶牛良种率达到100%。奶牛产值占全市畜牧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5%,农民养奶牛增加人均收入260元。这是我市奶业的发展目标。
为达到这一目标,我市将从优化奶业发展布局、加快奶源建设步伐、规范奶源市场秩序、推进质量效益型奶业、奶业发展社会化服务、奶牛疫病防控、营造良好奶业发展环境七方面实施十五条举措,扶持我市奶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建立与资源、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生产基地。确立以北安市为中心带动五大连池市,以嫩江县、爱辉区为两翼的“两市一县一区”发展格局,突出奶业发展,对奶业优先扶持。
落实加快奶源建设措施。一方面加大奶牛存栏数量;另一方面提高奶牛群体单产,解决奶源建设速度滞后,影响加工企业达产达效问题。
建立原料奶价格协调机制。尽快成立由政府、加工企业、奶业协会、养殖户四方代表组成的原料奶价格协调委员会,负责分析、研究、协调和确定本区域内原料奶交易参考价格及有关事宜。
大力整顿原料奶市场秩序。各有关职能部门要严格执行奶站建设标准,依法规范奶站经营行为,维护良好奶源市场秩序。
加快奶牛良种化进程。出台优惠政策,采取技术扶持,到2010年,全市高产奶牛的比例提高到40%。
大力实施奶牛标准化饲养。大力推广适合产地实际和资源特点的饲养技术和饲料配方,发挥资源的最大效能。
重点发展奶牛规模化生产经营。围绕龙头企业,加快构建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基地。
突出强化龙头企业建设。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和技术改造,增强龙头企业的市场开发和基地带动能力。
加快奶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加强奶业协会、奶业合作社和专业服务组织建设。
加快推进奶牛保险业开展。在争取省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县(市、区)财政对参加奶牛保险的农户给予每头奶牛100元补贴。
同时,《意见》还通过严格落实奶牛防疫责任制和强化奶牛投入品安全措施来加强奶牛疫病防控工作。通过强化对奶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安排奶业发展专项奖励资金,形成支持奶业发展合力来营造加快奶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