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政经新闻 正文
记“十佳公仆”鲁晓光
http://heihe.dbw.cn   2007-11-20 09:53:57

  鲁晓光自任爱辉区幸福乡党委书记以来,凭着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执着追求,带领幸福乡干部群众,实现了以稳定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的工作目标,从根本上摘掉了“信访重点管理乡镇”的帽子,在干部中营造了干事、创业的浓厚工作氛围。

  变“上访”为“下访”

  过去幸福乡是有名的“上访乡”。鲁晓光认为,有上访就是有问题,群众有怨气,我们不要压着、盖着,要深入了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上任后,他首先主动找上访人谈话,认真了解情况,反复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协调有关单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了做好思想工作,他深入农户,不分白天黑夜,与群众促膝谈心,倾听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真正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他的一言一行也感染了乡直和村屯干部,使全乡上下都认识到“群众利益无小事”,并通过建立起切实可行的信访责任机制,使许多信访问题化解在萌芽中,做到了小问题不出村、大问题不出乡。两年来他个人共接待群众来访500余次。除个别历史遗留问题,目前这个乡已实现“零上访”。抓建设促发展

  鲁晓光上任后,通过认真调研,多方征求意见,确定了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扎扎实实开始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为改善村屯道路,实施“畅通工程”,多方筹措资金为9个村屯修建白色路面30多公里,农田道35公里,达到村村有白色路面。为改善人畜饮水条件,让农民吃上放心水,他与班子成员克服困难,筹集资金500万元,为7个村屯安装了自来水。投资7万元,植树1.9万株,美化了村屯环境。同时,争取市区大企业向长发屯村新农村建设提供帮建资金,对131户房屋进行了立面式改造,统一设计安装喷刷彩色油漆的木栅栏1.5万米,为402户农民修建了标准化户厕。为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鼓励、引导新生活村投资2500万元兴建了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的农民住宅楼,270户农民受益。通过资产置换的办法,实现了小学的集中办学和中学的易址新建,极大改善了办学条件。

  多举措促增收

  鲁晓光带领班子成员把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积极为农民增收开辟新路。在全乡开展了政策扶农、服务帮农、品牌兴农活动,积极探索实施“公司+农民+基地”模式,引导动员农民在调优、调绿、调特上下功夫。去年组织动员农户按照无公害蔬菜种植标准,在长发、小黑河、之路、河南屯村成立了无公害蔬菜示范园区,种植面积达150公顷,参与的农户平均增收4000元。今年在长发屯村建立了马铃薯种植出口基地,推广种植订单马铃薯150多公顷。为了鼓励农户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乡里投资20万元在长发屯村建成了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的特色养殖基地,有42户农民融资40余万元成立了联合体入驻基地。对散户采取帮助协调贷款、给予补贴等办法,调动起农户发展特色养殖业的积极性,如今全乡有特色养殖户118户。今年招商引资300万元,建设养殖房舍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獭兔养殖场,目前獭兔总存栏已达5000只。鲁晓光就是这样,用一名公仆的奉献精神,实现着让幸福乡的百姓更加幸福的奋斗目标。 本报记者常 华

作者: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