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政经新闻 正文
海星镇三轮驱动抓增收
http://heihe.dbw.cn   2007-11-14 10:39:22

  北安市海星镇紧紧围绕促进镇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充分发挥主导产业较为突出、农业科技推广基础较为雄厚、农机保有量较大和毗邻农场等优势,积极实施“场镇共建拉动、深松整地推动、科技示范带动”三轮驱动战略,大旱之年不减收,使以种植业为主的镇域农业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场镇共建拉动

  为打破一家一户、自种自收模式的束缚,海星镇从积极推行农场模式化管理入手,强化对接、强化落实、强化管理、强化效果,加快场镇共建步伐,收到了较好效果。

  镇主要领导多次主动到建设农场协调场镇共建工作,在推行农场先进模式化栽培、大型机械标准化整地等方面达成了共识;根据岚光村与建设农场八队相邻的实际,在岚光村岚光屯选择1800亩土地创建农场模式化示范区,示范区实施全程农场模式化管理,从整地到播种,全程使用农场大机械进行标准化作业,既保证了示范质量,也提高了示范效果。通过大型机耕作业和标准化农业模式管理,示范田预计大豆产量每亩可达180公斤,比一般地块高出40公斤,同时,岚光村村民也学到了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和农机标准化作业知识,培养出了一批农业科技带头人。

  深松整地推动

  海星镇始终把秋整地工作作为重点工作牢牢抓在手上,通过确定目标、细化责任、狠抓落实等措施,取得了较好成效。今年在旱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海星镇秋整地地块不仅没有出现较大旱情,而且据测产,亩产比平常地块高出30公斤以上。海星镇于2006年、2007年先后组建了兴旺村、治安村两个农机合作社,并组成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各村屯,抢前抓早为他们联系整地地块,开展连片作业,有效推进了秋整地工作的开展。

  海星镇要求,凡是科技示范园区、高产攻关项目、绿色食品基地、种子补贴地块必须进行深松整地;各村至少要落实1000亩以上连片深松整地地块,作为示范对比田。同时,他们还在承担省、地、市试验示范项目的6个科技示范园区进行了高标准整地。他们出台了连片深松整地优惠政策,由镇政府出资对500亩以上的深松连片地块提供种子补贴,村集体承担部分机耕费,真正使农民得到了实惠,调动了农户深松连片整地的积极性。

  科技示范带动

  海星镇突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积极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全力打造科技农业,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已经建成了五个千亩示范田、两个特色种植基地、形成了三个产业带。

  海星镇在广泛调查研究和专题论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为6个村的19个科技园区分别进行了科学规划。并投入资金8万元,用于园区建设。今年通过积极运作,争取到省、地、市试验、示范项目22项,面积12310亩,涉及户数450户,在沿途30多公里范围内,形成了集大豆、玉米、水稻、小麦、月苋草、南瓜等特色种植及河蟹特色养殖为一体的农业科技长廊。

  通过加强园区建设,目前海星镇建成了1550亩大豆重迎茬综合控制高产攻关田、1800亩场镇共建全程农场模式化示范田、1530亩无公害河蟹养殖区、2400亩良种繁育基地、1100亩农机标准化作业示范田5个千亩示范园区和月苋草种植、南瓜种植两个特色种植基地。形成了海星村至兴旺村公路两侧集专业大豆、绿色水稻、无公害河蟹、月苋草、南瓜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带;岚光村至兴隆村公路两侧集场镇共建、良种繁育基地、高产攻关田于一体的优质大豆产业带;治安村至幸福村公路两侧集超强筋小麦、大豆重迎茬控制田、农机标准化作业田于一体的主导产业带。预计,海星镇园区建设年可增加经济效益1000万元以上。

作者:李秀华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