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七大报告,领会其精神,体会与收获是多方面的。令我感受最深的是整个报告全篇贯穿着一条“坚持科学的态度,遵循科学规律,运用科学手段,推进科学发展”的主线,可以说这是十七大报告一个突出的特点。
一、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十七大报告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起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而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辟与建立得益于我们党科学思维与由此指导下的勤奋实践。
首先,得益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这一充分体现求真求实科学精神的思想路线,对于国情的正确认识与把握。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始终坚持奉行的路线,尤其在十七大报告中体现得更为充分。十七大报告在客观、全面、深入分析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新形势、新阶段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了正确认识:“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经营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这一认识,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发展的现状,体现了科学认识论的思想,是我们推进改革、谋化发展的根本依据。
其次,得益于我们党对改革发展实践的科学总结,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探索。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始终在如何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党的十七大报告,总结我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益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开放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探索出了一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尤其是科学总结改革发展实践,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从适应新的发展需要,提出了以“发展”这一当今世界主题为第一要务,以“以人为本”这一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要求为核心,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世界发展总趋势为基本要求,以“统筹兼顾”这一全方位立体思维方式为根本方法的科学发展观。可以说从更深的层面认识与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
二、把握遵循规律,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科学分析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四者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勾画出“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旨的文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建设、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体布局;深入探索、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三大规律,确立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做出了科学完整地回答。
三、坚持科学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十七大报告回顾了十六大以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取得了“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取得这一伟大成就的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全党、全国人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科学发展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前提条件与保障,只有强化科学意识,弘扬科学精神,运用科学方法,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是科学创新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也是科学创新之必然,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更需要科学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依靠科学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保障民主权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要遵循科学规律;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文化创新。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和谐社会更离不开科学发展。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构建和谐社会更离不开科学发展。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和谐社会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十七大报告不论是在整体构思上,还是在形成的过程中;不论是在对过去的经验总结,还是在对今后五年工作任务全面部署,无不展现出厚重的科学理念,精熟的科学方法,执著的科学精神。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不但要学习掌握报告文本的全部内容,更应深入领会报告内涵的科学精神,坚持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夺取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