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政经新闻 正文
爱辉区旅游产业发展纪实
http://heihe.dbw.cn   2007-11-12 14:01:41

  爱辉区境内山峦叠嶂、水系纵横,拥有世界三大旅游资源中的冰雪、森林两大资源,流经境内183公里的中俄界江—黑龙江,保持着原始生态环境,隔江可望异域风情。在新的形势下,新的机遇中,这笔资源财富正在转化成经济优势。

  科学规划多元开发

  近年来,爱辉区抓住“两国一城”战略深入实施的契机,把发展旅游业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区四次党代会确定了“打造两个板块,完善三条线路”的总体目标,并把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作为2007年六项重点推进工作之一,明确了发展的战略重点。各相关部门“大旅游”意识越来越强,在参与资源开发、向上争取资金、宣传促销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初步形成了推进旅游建设的联动机制。

  爱辉区在调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对全区旅游业发展进行科学准确的发展定位,高起点、高标准制定《爱辉区旅游发展规划》、《新生原生态鄂伦春部落策划》等,为爱辉区旅游业发展绘就了最新蓝图。实施规划建设中,以保护优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更加注重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卧牛湖水上乐园基础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桦树皮工艺品及细木手工制品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已完成。

  爱辉区坚持“政府经营环境,企业经营市场”,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爱辉区的旅游资源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积极组织“走出去”宣传,参加“全国旅游交易会”、“哈洽会”等旅游产品推介会及招商活动,从而提高爱辉区景区景点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引进了一批有实力的投资和经营主体,弥补旅游开发建设资金的不足确保了旅游项目建设有序进行。目前,爱辉区已建成景区景点21家,建成一家SSS级滑雪场(远东国际滑雪场),一家二星级宾馆(爱辉宾馆),两家省级风景名胜区(卧牛湖省级风景名胜区、爱辉古城景区),一家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爱辉景区),基本形成了南北成片,沿江连线,各具特色,环区成网,梯次推进的发展格局。

  整合资源打造精品

  在打造旅游品牌上,实施精品战略,科学整合生态、冰雪、界江、民族风情和人文历史旅游资源。打好“三张牌”,建设了一批文化品位高、参与性强、四季皆宜的旅游项目。

  ——打“文化牌”。通过挖掘爱辉古城的文化内涵,把爱辉古城打造成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大提升了爱辉区旅游品牌内涵。爱辉古海关规划方案也已初步完成。

  ——打“假日休闲牌”。区委、区政府充分认识差距,利用优势,加快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目前,已形成以卧牛湖旅游区为中心,辐射黑龙山庄、绿芳生态园、上马厂垂钓等休闲景区景点,据统计,今年俄罗斯入境人数大量增加,俄罗斯人已把来爱辉区旅游、度假、购物当成生活的时尚。

  ——打“特色牌”。重点围绕生态、民俗风情等特色,提升爱辉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爱辉国家森林公园于8月份开园迎宾,中俄民族风情园成为旅游的新亮点,新生鄂伦春少数民族乡敞开山门迎八方来客,今年9月,举办了首届“古伦木沓”节,进一步提高鄂乡民俗风情游这一旅游品牌的吸引力。

  悠久的人文历史、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北国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构造了爱辉区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观光旅游,相对促进了消费市场的繁荣。近年,爱辉区旅游业收入逐年提高,2004年全区旅游总收入为325万元,2005年为370万元,2006年为445万元,今年1~9月份,全区旅游收入已达447万元。

作者:刘言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