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文体新闻 正文
红星农场农机现代化探访录 11.6
http://heihe.dbw.cn   2007-11-06 09:00:33

  10月的北大荒最耀眼的是两种颜色,一种是丰收的金黄色的大豆,一种是秋整地中新翻的黑土。

  10月6日上午8时,笔者来到小兴安岭脚下的红星农场采访。

  在一般人眼里,种地的就是泥腿子,而在中国东北遥远的北大荒种地,无非也就是个面朝黑土背朝天的角色。

  可在路上,同车的人说这里的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和管理手段是世界一流的,这里的农机工人是全中国最“牛”的农民。本来说好要去看田间作业的,但几分钟后,农场领导却把我们引到了一幢二层楼前,门口写着“北大荒红星现代农机发展中心”。不管怎样写,房子怎样漂亮,对我而言这也只是一个农具厂,最多是农业单位的一个农机修配厂,与我采访的现代农机相差甚远。

  在二楼的调控室里,笔者的态度立刻发生了转变。在一块126吋的等离子大屏幕上,“红星农机信息化管理系统”赫然入目。

  农机中心副主任葛文斌指着大屏幕说,农机中心内部设有生产调度部、技术维护部、核算部、标准化生产部、服务部,集管理服务、生产调度、技术维护、检修停放、学习培训、展示推广于一体,而农机信息管理系统是依托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精准农业研究中心的被称为“3S”的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农田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系统为信息技术支撑,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农业生产服务。

  在演示视频远程监测系统时,一月前和当日机车的作业视频清晰可见,笔者随便点了一个当日作业的机车牌号,看到了该机车正在田间深松整地的视频,并在大屏幕上的状态栏里出现了这样一组数字:

  地块编号:14居民组4区12号地 车型:迪尔9520 机车编号:13 经度:127.08612 纬度:48.12411 手机号(车载对讲机):1594561 速度:0.07/小时 方向:东偏南11.5度 是否在线:在知道北大荒这几年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每年生产的100亿公斤粮食可供京、津、沪及解放军官兵一年的口粮,但没想到他们在垄沟里用上了卫星定位和遥感系统,实现了在互联网上种地的梦想。

  半信半疑中,笔者提出要去在视频中看见的那台车所在的地块看看,陪同的场领导高兴地答应了。

  于是,十几分钟后,我们来到了刚才在屏幕上看见的14居民组4区12号地。

  机车编号为13的“迪尔9520”联合整地机的车主名叫董克江,我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的拖拉机最初显示是每小时0.07千米,为什么后来变成了每小时9.32千米。”

  董克江笑着说:“0.07千米是我在地头拐弯,9.32千米是我在正常作业。”

  毕业于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的董克江指着自己的大宝贝对笔者说:“我父亲也是农场职工,我小时候就是看着父亲开的‘东方红-54’拖拉机长大的,那时父亲每天都是满脸油烟,满身油腻,而今自己开着世界最先进的大马力机械—450马力的‘约翰迪尔9520’联合整地机。我的大马力每小时深松整地5公顷,一个班次整地1000亩,一天一宿换班干,能作业3000亩,毛收入2万元,纯剩1万多元,挣钱了明年再买一台100万元的自动播种机。”

  在一旁的第六管理区主任李国生说:“董克江1985年开的是‘东方红-75’,1990年开的是‘东方红-8002’,1998年开的是‘东方红-1002’,2002年把它们全部淘汰后买了台160马力的纽荷兰轮式拖拉机,今年又更新了一台‘迪尔9520’联合整地机,别看这车和农具加起来210万元,但国家补贴83万,自己只掏127万,而且首期付款30万元,剩下的是贷款,农场负担利息,一般种植大户都买得起。”

  在交谈的时候,笔者注意到了他们的穿戴。作为管理人员的李国生,一身西装、皮鞋锃亮,作为一个拖拉机手,董克江虽没穿西服,但衬衣领雪白雪白的,完全不像一个农民。

  当我把这些疑虑说出来的时候,董克江拉着我上了他的驾驶室。驾驶室很宽敞,有空调,密封特严,比坐桑塔纳舒服多了。或许是要证明他的车好,董克江给我放了VCD,并在音乐声中告诉我,他以前是开小马力拖拉机翻地的,那时秋天整地作业需要4台车进行4遍作业,把地表面耙暄了,把地底下耙实了,而且深度不够,现在他开的是联合整地机,进行的是复式作业,耙茬、深松、回土和碎土平地一次性完成,而且深松深度达到35厘米,保证打破犁底层,让土壤旱能吸收地下水,涝能使雨水及时渗透,给耕地建立了“土壤水库”,有效地抵御了自然灾害。

  从驾驶室下来,笔者又马不停蹄地回到了农机中心的大屏幕前,心还停留在那指挥“金戈铁马”的小小的鼠标上。

  场长于建华介绍说:“这几年我们投资6000多万元更新了在保护性耕作、节约能源、科技成果利用率高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的大型智能化农业机械,使农场机械总动力达到了2.4万千瓦。但机械力量的提高不等于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益的提高,先进的机车出厂时就带有卫星定位、自动导航系统,我们要做的就是怎样抢占信息产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发展现代农业。

  “我们‘3S’系统的先进性体现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上。模式上,原来是以区组为单位的六统一管理,现在是以农场为单位的六统一管理,打破了区域界线,谁的车好,谁管理的好,谁的效益就高。在手段上,接近工厂化管理,农机工人田间作业,管理者通过电脑就能进行观察和指导,实现了先进性、实用性和示范性的有机结合,我们的‘3S’系统最终要实现的目的就是10个字,定时、定位、定量,按需供给。”

  “精准农业是现代农业中的尖端,目前世界上对于精准农业的示范,单项实现的比较多,而整体实现的比较少,我们目前已实现了定时、定位和定量,明年将在按需供给上进行示范。在播种时测肥、测水,在收获中测产,然后根据单位面积和产量系统图,经过专家田间分析,找出肥、药害及播种深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检查数据,再分析减产或高产的原因。”“现在农场拥有44台1075、1076收获机、2台迪尔9660收获机、6台加拿大产的自走式割晒机、27台120-160马力的轮式拖拉机、1台自走式4720喷药机。”

  谈起现代农业,场长于建华说得头头是道。

  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以前每到夏收和秋收,全场人机齐上,一干就是一个多月,遇到灾年,大麦变色,小麦发芽,大豆被雪捂在地里,眼看增产的粮食就是不增收。现在智能化机械力量的增强,春播和夏收、秋收加起来不超一个月,比传统作业缩短了一半还多,剩余时间就是跨区作业了。另一方面,农机科技人才也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智能保障,农场现有农机管理人员21人,其中本科学历5人、专科10人、中专学历6人,214名农机工人中,工人技师44人,高级技术工人35人,中级技术工人25人,农场每年还从各大院校招收10名大学生,充实到农业生产第一线。

  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农业机械和信息系统,创建中国最大、最先进的农机服务中心和管理模式,只是红星农场利用科技创新手段发展现代农业的第一步,他们的近期目标是300个农机工人耕种全场33万亩耕地,把其他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难怪8月10日,参加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7年年会的中国农机专家、科学院院士汪懋华在参观红星现代农机发展中心后这样评价:该场的农机作业水平和管理水平位于世界前列。

作者:韩红运 杨连元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