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政经新闻 正文
协会让农民大灾之年赚大钱 10.19
http://heihe.dbw.cn   2007-10-19 14:48:05

  北安市东胜乡东北村农民经济合作协会推出一套土地经营新模式——农户不种地,把土地交给协会。灾年,协会给农户保底限;丰年,农户和协会分红利。此方法,当地人叫“入股经营、分红保底”。今年,凡入股的农户每亩纯剩330元,这还没算务工经商的收入……

  实行人土分离,把农户分散的土地以入股的形式交给协会,农户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或打工、或经商;协会则把土地集中起来,采用连片种植,品种、技术、管理、生产资料、大型机械作业、收割、销售都统一的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秋后算账,亩产低于200斤的,按200斤的收入给农户保底限;高于200斤的,每增加10斤,农户就分红9.5斤、协会分0.5斤。这种分红保底式的经营模式,确确实实让东胜乡东北村的农民发了家、致了富。

  2005年底,按照“三个代表”责任区的要求,东胜乡东北村党支部书记陈云海,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带头创办了农民经济合作协会,入会农户达80多人。协会成立之初,只经营化肥、农药、种子等几个品种,运营一年,虽赚些“散碎银两”,但很不“解渴”。

  今年春耕时,陈云海凭借多年在外包地的经验,联合了25户会员入股,在本村连片种植了大豆1071亩。这是协会自创办以来,在经营土地上大胆迈出的第一步。这大胆的一步,让许多农户跳出贫穷,迈进了富裕。

  虽然今年遭受了历史罕见的夏伏连旱,但他们信心十足。通过应用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加之充分发挥大型机械的优势,让他们在大灾之年获得了好收成。大豆平均亩产达300斤。按最低市价每斤1.75元计算,每亩毛收入525元,去掉种子、化肥、农药、机耕等一切费用,农户每亩纯剩330元。

  农户陈国凡,把自家的35.6亩地交给了协会,他去大连打工,儿子在山东打工,爷俩靠打工挣了1万多元,他家那点地,还收入11748元。

  村民刘宪军,一家三口在胜利林场开“托牛所”,包牛放牧300头, 5个月就把3万元钞票揣进了腰包。协会按他家的18.69亩地,分给他红利6167元。

  会员郑卫春的17.28亩地获纯利5702元,而他在沈司农场包两公顷地,纯收入也在6000元以上。

  据协会统计,今年入股的25户农民仅入股土地收入就达35万元以上。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等好事让街坊四邻、周边村屯的人好生羡慕,纷纷要求加入。一时间,协会“人满为患”。

  协会,地多了,更利于“大家伙”施展本领;村里,人少了,都跑到外边淘金去了。可以预言,明年,脱贫的农户会更多,致富的农家也将更多,协会的发展前景也定会在众人的祈盼中更加美好。

作者:庞波 李秀华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