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安市,只要一提起市第四中学的当家人徐金芝,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这个女人真不简单,短短7年,使一所普通的初级中学,变得典雅厚重,人丁兴旺。”
1988年徐金芝终于从师范学校数学系毕业,被分配到一所乡镇中学任教,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也许是校长为了考验她,把年组最差的一个班交到了她的手里。年轻的她没有被吓倒,她骨子里不服输的精神反而被激发出来。在中考中,这个年组最差班的数学成绩名列全市第一,她们班考入重点一中的人数在年组第一,而她们学校教学成绩也居全市第一。徐金芝的大名一下子在北安教育界人尽皆知。付出总有回报,学校重用她,提拔她为校团委书记兼班主任工作。乡镇艰苦的工作环境磨炼了她的意志,积淀了丰富的经验,更给她未来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2000年,北安四中的老校长退居二线,徐金芝走马上任。
面对破败不堪的校舍,面对为数不多的学生,徐金芝正视机遇更迎接挑战。她带领班子成员分析校情,确立了“治校以师为本、治学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和“拔尖+合格+特长”的办学模式及发展的“人性化、优质化、规范化、特色化”办学策略,还起草了激发全校师生斗志的誓词,在教师节上她带领全体教师握拳面向全校学生宣誓。
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校园环境,积极争取生源——徐金芝为自己也为所有教职员工制定了一个又一个努力的方向。
改善校园环境,资金严重不足。不怕!徐金芝带领班子成员在号召师生勤工俭学的同时,四处求援,风里来,雨里去,流汗吃苦受委屈,她从无怨言,也从不轻言放弃。求援单位感慨于这位女校长的执著与坚持,纷纷解囊相帮。平整操场时,为了省点儿钱,她带领师生去捡盖楼废弃的砖头,回来后,她带领教职员工自己铺,手磨出了茧子,划出了口子,汗水湿透了衣背,她全然不顾。学校的旧式暖气,寒冬加压跑水,水柱冲天,她同男职工一起冲上前,身上棉衣湿透,冷风一吹,铁板一般,但她却从没叫过一声苦。当校园平整了,教室暖和了,实验室也开始使用了,师生的心里也亮堂堂的。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徐金芝组织开展了青年教师向老教师拜师活动,多次派老师出去学,请专家进来教,在校内开展教师大练功活动。想发展就要创新,她深谙此理。针对学校生源特点,大胆尝试成立了美术特长班,中考时,成绩斐然,35名学生中,1人考入中央美院,1人考入鲁迅美院,22人拿到重点高中术科合格证。在她的带领下,学校还开展了英语口语交际特色办学,这在全市首开先河。2004年,北安四中被黑河市授予“优秀实验校”的称号,与此同时,学校几年内中考成绩稳步上升,先后被授予省达标中学生团校、黑河市“双全”学校、黑河市文明单位标兵、北安市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德育先进单位优秀党支部等殊荣。
徐金芝深知,前路任重道远,责任重于泰山,她必须躬耕前行,脚踏实地地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