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市各级党组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改革、振兴和发展的大局,大力实施“先锋工程”,进一步深化党员“三个代表”责任区活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全面加强,涌现出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黑河市热电厂和黑河电业局以及全国模范党务工作者杨俊峰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为构建小康黑河、和谐黑河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以实施“先锋工程”为统领,党员“三个代表”责任区活动得到进一步深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市创造性地开展了党员“三个代表”责任区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党员“三个代表”责任区26855个。去年以来,我市把省委关于实施“先锋工程”的有关要求充实到“三个代表”责任区活动中,推动了“先锋工程”的实施。在农村,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组织引导农民党员把从事相同或相近产业的群众组织起来,组建特色种植、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劳务输出、市场营销等产业型责任区,把责任区建在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链”上,使“三个代表”责任区活动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更加突出。同时,引导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责任区向经济联合体、农民股份公司、专业协会方向发展。在社区,根据党员特长和身体状况建立了环境整治、便民服务、扶贫帮困、助学助残、法律援助、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治安防范等特色责任岗,使责任区活动与居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工作,在职党员编入社区责任区或党小组,组织引导在职党员在“八小时之外”发挥作用。在机关、事业单位,根据行业特点,积极开展“双重责任区”活动,把机关事业单位的“三个代表”责任区向服务对象和基层延伸。通过开展“三个代表”责任区活动,全市党员共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42万余件。
深入开展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农村党建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深入开展了争创“五个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五个好”基层满意涉农部门活动,全市共命名22个“五个好”乡镇党委、20个“五个好”基层满意涉农部门和114个“五个好”村级党组织。把培育农村基层干部、农民党员和农民群众“三支队伍”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五年来共投入教育培训资金7300多万元,举办各种培训班12596期,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党员和群众143万多人(次)。农民人均掌握1~2项实用技术,青壮年培训率达95%以上。筹集资金1500多万元,建设村级组织“六位一体”活动场所达97个。以创建“发展型领导班子”活动为契机,采取“两推一选”等方式,大力选拔政治素质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优秀人才进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努力建设善于领导新农村建设的“付华廷、佘树德式”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目前,全市共有致富带头人249人,致富带头人标兵69人。积极探索“支部加协会”、“支部加经济合作组织”、“村企联建”等党组织设置模式,先后在46个较为分散、不便于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村成立了党总支,下设104个党支部,其中专业协会党支部13个、新经济组织党支部9个。
努力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得到进一步拓展
制定下发了《关于构建共驻共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协商议事组织和工作制度,深入开展了驻区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全面实行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工作,全市共有16727名(含国营农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有10206人经常参加社区活动。加强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帮困助学、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民事调解、物业管理、职业培训等便民利民服务,基本上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区。全市共建立县(市)区级社区服务中心7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859个,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点14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37个,社区秧歌队80多支;有社区志愿者服务队100个,志愿者5671人,其中党团员2333人。
全面开展“五个好”创建活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
与工商、民政等部门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及时了解“两新”组织组建情况,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同步组建、区域组建、派入组建等方式灵活建立党组织,确保具备条件的“两新”组织全部建立党组织。对于暂时没有党员的“两新”组织,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转业军人和部分退休老同志中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系员236人,指导联系企业253个。制定下发了《黑河市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五年规划(2006——2010)》,组织引导“两新”组织党组织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五个好”党组织创建活动,全市共设立“党员先锋岗”1100余个,技术攻坚小组35个。加强“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工作,全市共建立“两新”组织工会153个,团组织11个。
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得到进一步增强
在全市机关开展了以“四承诺”、“三树立”和“两禁止”为主要内容的警示教育活动,全面实行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失职追究等制度,进一步转变了机关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五年来,全市机关党员干部共走访慰问困难群众12600多户,结成帮扶对子5000多个,帮扶资金3560多万元。学校、文化和医疗卫生等事业单位围绕推动科教兴市、实现自主创新、遵守职业道德和强化业务素质,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