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今日推荐 正文
爱辉区新农村建设掠影 8.22
http://heihe.dbw.cn   2007-09-18 09:34:45

  “农民生活应该更富裕,农村家园应该更美丽”,这是爱辉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出发点。近年来,爱辉区不断加大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新农村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基础建设扎扎实实

  来到幸福乡长发村,很多人会因眼前的景象感到惊讶:原不起眼的小乡村,如今摇身变成了有名的“旅游度假村”,平坦清洁的街道、五颜六色的彩钢瓦房,欧式建筑饭店和浓郁的满族菜系吸引了四方游客,无公害蔬菜、特色养殖基地更是闻名遐迩。

  近年,爱辉区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下大力气。新建硬化道路通乡、通村路达193公里,打深饮水井12眼,建自来水工程6处;组建农机合作社15个,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6374台套;修建卫生厕所400余座;修建草坪、花卉面积2万多平方米;安装喷漆木栅栏、铁栅栏2万余米;摆放垃圾箱110个,完成各种植树12940余棵。在新农村建设中,爱辉区始终坚持这样一条原则:条件好的要锦上添花,条件差的要雪中送炭。自2006年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全区110个行政村道路硬化、安全饮水、生产机械等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得到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色定位一村一品

  爱辉区将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特色经济相结合,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把眼光放在发展新产业、壮大特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

  四嘉子乡大乌斯力村是距离城区较近的村屯之一,这里的黑油沙土、较大的温差,有利于果实糖分积累。这里栽种的菇酸甜可口,含有18种氨基酸和21种微量元素。这几年,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菇产业,小小菇敲开了农民致富的大门。村民刘明德算了一笔账:在好年景,种大豆每公顷地毛收入大约是3990元,成本是1700元左右,而种植菇每公顷地毛收入是3.2万元,成本是2000元左右,成本相近,但种植菇的收成是种植大豆的7倍左右。

  如今,在爱辉区像大乌斯力村有特色发展产业的乡村比比皆是。西峰山乡地处山区,昼夜温差大,具有得天独厚的种植马铃薯资源优势。近年来,该乡扩大马铃薯推广种植面积,马铃薯已成为该乡优势特色农产品之一。上马厂乡的蕨菜村、爱辉镇的西瓜村、幸福乡的貉子村、西岗子镇的獭兔村等等,他们都因地制宜,参照市场需求,科学地发展特色产业,在生产发展上找准了定位,找准了生财点。

  培育农民力促发展

  农村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终归是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

  爱辉区扎实开展了农民职业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发挥区乡两级科技人员作用,将最新的农业科技运用于全区的新农村建设,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围绕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土地集约化经营、农产品营销等,他们进一步发展以合作社为代表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持一批种养大户,壮大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使全区具有一定规模、作用明显、操作规范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47个。成立的白瓜子、黄烟等协会,依托爱辉山珍、天丝亚麻等大中型龙头企业,牵引农户参与,成立了山野菜、马铃薯等经济合作组织。同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形成了“公司+经济合作组织+农户”的发展格局。今年,全区订单农业面积达50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41%。

  通过开展“科普之冬”、新型农民培训、“指百联十”和送科技下乡等活动,集中力量对农村党员、群众开展各种实用技术培训,增强他们的致富本领。仅去冬今春,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254期,培训总人数3.4万人次,农民受教育面达60%。

  公共事业尽添活力

  爱辉区将山区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公益事业的切入点,并以点带面,使农村文化建设、医疗卫生等各项公共事业蓬勃发展,活力四放。

  大力增加教育投入。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已全面完成,11个乡镇全部实行了集中办学。提前一年在全省率先免除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投入20万元补助农村615名贫困中小学生寄宿生活费用,免除农村2248名贫困中小学生教科书费用,累计减轻农民负担234万元,农民孩子“上学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在该区广大农村,均兴建了一大批标准高、功能全的图书室、文化站、文化大院等设施。区乡村三级经常组织开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各乡镇的文化大院,经常是好戏连台,节目不断,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农村医疗得到改善。2007年全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农民参合人数已达5万余人,参合率达95%。

作者:朱晓宏 梁艳萍 王利亭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