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政经新闻 正文
记伊拉哈中学校长徐永斌
http://heihe.dbw.cn   2007-09-12 09:10:08

  嫩江县伊拉哈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徐永斌,这位在教育战线奋斗多年的校长,以其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工作成绩,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闯出了一条特色办学的新路。伊拉哈中学先后获得了省级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出色的学校总是跟一个出色的校长联系在一起。徐永斌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优秀的人格魅力深受教师们的好评和学生的爱戴。

  要求老师做到的他首先做到,要求老师不做的他从来不做。几年如一日,每天来学校最早的是他,走得最晚的仍然是他。2004年8月,为了迎接黑龙江省县域高中现场会议的筹备工作,他每天在学校夜以继日地工作,超负荷的工作使他这样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积劳成疾,造成免疫力低下,患上了过敏性紫癜。医生劝他住院治疗,但为了学校,为了学生,他一刻也没有休息,依旧带病坚持上班工作。别人上班他工作,别人休息他仍在学校上班。妻子看着日益消瘦、体质虚弱的他,心如刀绞。为了照顾他的身体,妻子含泪卖掉了县城的楼房,把家搬到了农村。

  为了保证教师和学生有一个安静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他带领领导班子成员,每天由一名领导和四名男教师全天候在学校负责安全保护工作。节假日和寒暑假,他更是牵挂着学校的平安,一心扑在学校的工作上,用心血和汗水抒写着自己的工作业绩。学校的财务历来是热点问题,徐永斌非常注意节支开源,严格财经纪律,并模范遵守。学校业务繁忙,他要经常到县教育主管部门开会和学习。有人劝他说,有许多学校都购了车,咱们也买一部车吧,到县城45公里的路开会学习来回也方便,省得挤公共汽车,又脏又累。可是他却说:“咱们有钱要用在刀刃上,不搞那些享受的东西,坐6元钱的公共汽车更节约。”他就是这样把学校当做自己的家一样,算计着每一分钱。

  身为一校之长,他不但不摆架子,待人处事公正民主,宽厚仁和,而且关心教师,乐意为教师排忧解难。情系师生,乐于助人,是徐永斌的真实写照。那是2004年5月,九年级一班学生陈立敏,由于中考前学习过度劳累,造成双眼视力严重障碍,影响了学习,可是学生的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拿不出钱来给孩子医治。徐永斌了解情况后,号召学校党支部、团支部,掀起了一场全校师生献爱心捐款资助活动,使陈立敏的病情及时得到救治,在中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伊拉哈中学原有的办学条件基础比较薄弱,几年来,徐永斌想千方、设百计,走县、到市、进省筹措资金近800多万元,大力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起了教学楼、学生餐厅、宿舍、环形跑道、校园网、图书阅览室、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使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走入课堂,信息化建设逐步加快。校园内栽种了2万多株花冠、绿化树带,安装了路灯,文化长廊星罗棋布,“奔向未来”的巨型雕塑擎天而立,校园环境整洁宁静,校园氛围和谐统一,集亮化、美化、绿化、净化、知识化于一体,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实现了环境育人的教育目标。

  “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徐永斌的带领下,伊拉哈中学的广大师生同心同德,奋力拼搏,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连续多年取得辉煌的教育教学业绩。中考成绩连续六年位于嫩江县农村中学榜首。2005年高考考入重本8人,本科升学率达49%,总升学率达89%;2006年进入本科分数线42人,本科升学率超过50%,总升学率达91%;2007年考入本科分数线50人,本科升学率达54%,创历史新高。高考成绩始终位于黑河地区农村中学前列,每年为上级院校输送各类人才数以百计。

作者: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