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旅游要突破“瓶颈”发展壮大,需创新思维观念,寻找自我优势,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旅游业发展全局,把旅游发展与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产业建设、社会就业和改革开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共管旅游的工作格局。
创新效益观念,实现旅游综合效益新突破
边境城市的景区点 的经济收入大多是靠门票收入,这种思维需要调整,应当在延长产业链上下功夫。美国的许多景区点 是不收门票的,即便收门票多数都将门票收入全部或大部分用于维持景区点 的运转和新产品开发,利润则靠出售纪念商品和游客的娱乐、餐饮、住宿等消费中收入。由此我们应得到的启示是:以景区点 这一产业链条为核心,以消费者为导向,拓宽视野、拉长产业链条,壮大旅游综合实力。在景区建设或功能改造上围绕着康健、参与、休闲做文章,在纪念品开发上注重知识、趣味、美感、便携,在延伸服务上做大做强娱乐、购物、餐宿三大产业,满足各层次游客的不同需求,追求实现旅游综合效益最大化。把提供游客所需要的一切服务,力争占据游客尽可能多的时间作为经营策略;把满足游客人性的需求且给予游客个性化的关怀,贯穿于景区点 建设、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的全过程,满足游客的不同心理需求。
创新投融资体制,通过市场的力量进行变革
应本着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社会化参与的原则发展旅游产业。一要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创新投融资体制,搭建融资平台,组建旅游投资公司,把旅游资源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专营权和收费权分离,通过改制、转让、租赁、托管、持股经营、合资合作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整合盘活旅游资源,促进旅游景区点 走向市场。二要策划项目,提高落地率。要使旅游企业国有而非国营,要在招商引资上做大量的工作。第一,把握宏观,操纵微观,策划项目。特别是旅游项目的包装更需要增加理性的思维分析论述,增加文化的色彩延伸内涵。第二,跟踪服务,专人承办。沿海发达地区,在办理项目时,党委政府对有关权力部门的要求是“不要说如何不行,要考虑如何才能行”,从而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使项目快速高效达产出效益;为了把服务一以贯之,在党委或政府成立效能投诉服务中心,监督监控方方面面的服务质量。这些做法的有效性已被实践所证明。
创新宣传理念,提升营销水平。
为切实改变由旅游局单枪匹马搞宣传促销的局面,应本着“政企联手、部门联合、区域联盟、上下联动”的方针开展全方位网络营销,形成良性互动格局。一要对客源市场定位。国内市场:巩固东北市场,重在提升效益;努力开拓以京津唐和中西部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北方市场,重在扩大规模;有重点开发南方及台港澳新兴市场,不断培育新的客源增长点。国外市场:以中国黑河与俄罗斯阿穆尔州、萨哈共和国投资平台和运输综合体为中心圆点,向西辐射西伯利亚及俄罗斯欧洲部分,向东辐射俄远东及韩日等东北亚地区;巩固中心市场,拓展辐射市场。二要确定宣传促销策略。根据市场定位确定一级目标市场、二级目标市场、三级目标市场,从而在开发时序、投入物力等方面达成战术目标。跟踪市场动态,根据不同市场和产品的特质,确定适销对路的宣传品和产品。三要更新宣传促销手段。一是注重旅游与外宣、文化、体育、商贸等相关部门或产业结合,使宣传促销手段多样化、立体化;要特别注重与海外网络公司联合,建海外旅游网站,以信息化促产业化。二是与专业机构联盟,在主要境外市场的宣传营销中,选择境外专业公司和机构,建立境外总代理制。
创新区域联合形式,拓宽战略空间
根据黑河的客源市场定位情况,分级分批按序联合协作。一要国内区域联合:首先与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共同把“情系黑土地”黄金旅游线注入可操作性内容,尽快推出、产生效益。其次与东北有关城市共建无障碍市场,取消传统的区域间旅游“地接”、“地陪”制度,确保导游资源相互调配,组团社与当地旅行社享有同等待遇,实现城市间互为旅游客源、互为旅游目的地。并逐步与东北之外的客源地城市签署此类协议,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尽管黑河城市规模较小,出游有限,但有蜂拥而至的俄罗斯游客在黑河中转分流,使黑河成为有关城市的重要客源地。二要国际区域联合:中国黑河与俄罗斯阿穆尔州、萨哈共和国已经就建立经济发展投资平台和运输综合体达成共识。旅游应有所作为,可以召开一个两国三方参加的旅游发展论坛,对信息咨询、旅游投诉、旅游线路、导游服务、市场营销、项目招商、互为客源地等方面寻求共识、达成协议,把这种“无国界旅游”逐项实施。
此外,还应创新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地探索旅游服务“三农”的新途径。要出台全市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使其优势互补,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发展、无序竞争,推动乡村旅游向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要培植典型,因地制宜地树立并形成农家园林型、避暑休闲型、餐饮住宿型、花果观赏型、农务体验型等各类典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