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人丁兴旺
俄语中“套娃”叫马特廖什卡,据说这源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的名字。传统的套娃形象也和俄罗斯农妇的打扮十分相像,是个头扎花头巾、身穿绣花衣服、系着围裙的俄罗斯妇女。妇女肚子里藏着好多小娃娃,寓意着人丁兴旺,这和苏联时期的“英雄母亲”不谋而合。而套娃更深层的意义则表明了人民对民族和家庭的热爱。
近日,《环球时报》记者来到莫斯科郊外的奥菲斯套娃工厂,见识了套娃的制作过程。奥菲斯工厂已有40多年历史。工厂附近都是民宅,要不是大门上装饰着一对像中国门神似的木质套娃,很难想象精美的套娃竟出自这样的寻常巷陌。工厂的第一批工人都是从十里八村请来的民间大师。虽然后来工厂也一度鸟枪换炮,引进了机器生产线,但纯手工的制作技艺一直保留至今。 中等套娃要晾干两年
套娃的加工制作,从选材、加工、染色、风干,前后共有十几道工序。按照套娃的生产程序,副厂长卡列娃带我们先参观了木工车间。卡列娃介绍,制作套娃的木材很讲究,虽然现在常用白桦木,但最理想的还是椴木,而且只取木芯。选材一般在初春进行,趁树木中富含汁液时,剥去树皮,然后暴露在空气中通风。如果做中等尺寸的套娃,要晾干两年,如果做15件套的套娃,一般要晾干5至6年。这样,套娃做成后才不会出现开裂现象。一整套套娃不一定用同一段木头制作,在木工车间里我们看到,木工师傅将一个个洁白光滑的圆木段放到车床上,根据不同套娃的尺寸对木段进行切削,待轮廓大致成形后再削内部。套娃的上下两端要分开加工,先将下半部分做好,之后根据其口径再做上半部分。很快一个胖嘟嘟的白木胚就好了。木工车间的工作看似简单,但要成为高手,没有十几年的经验是不可能的。就在我们离开时,60多岁的老木工安德列用机器熟练地做了个米粒大小的套娃送给记者,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如何对套娃许愿
木胚做好后,就要进入染色环节。与木工车间都是男工不同的是,这里描描画画的都是些大妈大婶。卡列娃说,套娃全都是手工上色,需要十分细心,这方面女人比男人更适合。记者特别观察了最有经验的技师列娜的工作。在给套娃上色之前,列娜先用铅笔在木胚上勾勒出淡淡的轮廓,图形画好后再上色,动作要快,因为木头吸水性强,要是慢了颜色就不均匀了。30厘米高的套娃,熟练的技师填色需要半小时。为了使套娃更漂亮,还要进行上光处理。还有一种染色工艺是用烫头在木头上烫出深浅不一的黑色或灰色,这样看上去更加质朴。据说现在套娃价格不便宜,好一点的没有两三千卢布1元人民币约合3.38卢布根本买不来。
知道怎么对套娃许愿吗﹖打开套娃,找到最小的那个,告诉她你的愿望,并且提醒她,要等到美梦成真才会再放她出来。这个被关在最里面的小套娃,迫不及待地想出来,因此会早日达成你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