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港务局是从事国内、国际水上客货运输、港口装卸、对外贸易、船舶修造等经营项目于一体的国有企业,现隶属于黑龙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是黑河市少有的几家大型企业之一。现任局长、党委书记车永全上任3年来,在他的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企业固定资产增长1000余万元,职工人均月收入增长260元,企业经济效益年均增长50余万元,企业连续3年被龙航集团评为先进集体标兵,他个人连续3年被评为先进个人标兵光荣称号,并且创造了许许多多可以载入黑河航运发展史册的可喜成绩。
车永全上任初期即面临四面楚歌,面对集团领导的期望和重托,他冷静分析形势,大刀阔斧地进行了轰轰烈烈的二次创业。首先,顶着压力说服劝退了14名中层领导干部,提拔了大批年轻人担当重任,短时间内就形成了激情奋进、充满活力、比赶超的良好氛围。现在,他们已经成为企业中坚力量活跃在企业各条生产战线。其次,整章建制,先后制定实施了《企业经营改革管理机制》、《职工奖惩条例》等一系列规章,自主研发了《港口滚装计量收费软件》,安装了客运码头监控系统,不惜重金在全局普及应用计算机实现网络办公自动化。用制度、用先进的手段来严格规范企业管理。
车永全上任第一年下航伊始,中俄经贸形势的瞬息变化给企业带来了柳岸花明的巨大转机,内贸货源充足,外贸货源迅猛增长为黑河港二次创业带来了无限曙光。他适时转变经营方针,确定“先外贸、再区间、后长航”的主导思想,采取港口作业职工24小时不间断作业、升级改造轮渡运输船舶、提高船舶最低载货量、选择经济航线、灵活市场价调机制、开辟俄纳米纳新的对接港口、协调行业主管、中俄双方检验检疫部门降低船舶检验检疫费等措施手段当年接卸内外贸船舶469艘次,实现外贸吞吐量41万吨,创造了继2000年以后又一历史新高。
进入2005年,压力与困难再次摆到车永全等领导班子面前,黑河地方铁路停运、公安部取消异地办照、客运市场遭受冲击、黑龙江持续2个月枯水的多重甚至是致命的困难接踵而来,占局收入半壁江山的客运收入由此遭受巨大损失,越是在困难面前就越是考验一把手能力和水平的时候,他不论大会小会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和斗志,以此鼓励激励一班人不能停歇二次创业的脚步。客运部足货运营,在他的带领下,班子将工作重点转移到货运和港口装卸上,针对滚装良好的发展趋势新增一条驳船投入运营,针对外贸钢轨进口增长的局面购买一台双吸盘,协调俄方港口对等提高装卸效率,使艘平均8天周转降低到5天一周转,同时改进了木材检尺办法、新上了货运码头5个监控点等经营和管理手段,继续巩固了黑河港强劲的发展势头。当年,黑河港投资400万元建设的黑河大黑河岛国际候船大厅投入使用,他一个月7次跑省,解决了客运市场危机,当年黑河港办公大楼整体更换塑钢门窗,当年黑河港职工开通通勤、开办职工食堂,当年港口作业工人、窗口单位工作人员统一制作标志服、当年职工5大险种全部纳入地方保险范畴,当年,黑河市政府给与黑河港港口改扩建工程最大的支持和帮助,为2007年合资建设滚装码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都凝聚着车永全同志不懈的努力、辛勤的汗水和无穷的智慧。
2006年同样是一个极不平凡的一年,二次创业的脚步再次坚实的迈进。外贸出口货物的剧增,新开发的内贸碎石运输航线,蓬勃发展的滚装运输局面抵消了外贸进口货源、内贸货源短缺的不利因素影响。针对燃油价格上涨的情况,提前购进300吨燃油,此举节约支出16万余元。将区间运价同比上调了15~20%,利用国家政策,通过积极努力争取,获得地方政府燃油补贴10万元,从而基本抵消了燃油涨价带来的损失。这一年,他坚持从实际出发局属二级单位改制工作全部完成,达到了改制职工满意,没有发生一起上访滋事事件,保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职工供热报销标准人均提高520元,人均奖金2000余元,尽最大努力让职工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几年间,黑河港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没有忘记这块生存栖息的热土,在投资支持黑河地方公路建设、建设公共设施、减免降低收费标准等方面累计支出600万元,在保证中俄旅贸通道顺畅做好各种交通工具衔接,提供公务交通工具等等很多方面都不遗余力地提供支持和帮助,从而也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