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哨所边防官兵日前会同传媒,共同乘艇畅游界江。这种情况在过去中苏关系紧张时是不可想象的。据边防某团团长贾伦介绍,过去两国在边界上陈兵百万,界江两岸到处是林立的碉堡和堑壕,界江曾是一道不可涉足的禁区。
据官方媒体消息,中俄两国边界线长达4300多公里,分东西两段,其中380多公里长的东段边界大部分位于黑龙江省,边界问题曾是两国关系的痼疾,两国的边界问题谈判一直持续了40多年。
1989年,邓小平提出了中苏关系要“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1995年,中俄签署《中俄边防合作协议》。1997年,包括中俄在内的上海五国元首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
此后,中俄边防军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第一次互相参观边防分队、第一次展开联合边境检查、第一次互派军事观察员代表团参观边防军演习、第一次船艇互访、第一次边防分队进行篮球比赛和国情知识竞赛等。2004年,两国签署的《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确定了两国边界线的全部走向,为两国的边防合作和管理创造了更有利条件。
军事专家认为,目前中俄边境做到了真正的“互不设防”。中国根据承诺,在距离中俄边界线100公里范围内甚至更远区域不部署作战部队。俄罗斯除了个别重要军事战略点,在距离俄中边界线100公里范围内同样未部署作战部队。
此外,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在距离同中国边境线100公里范围外,总共部署兵力不超过13万人。中俄及上述国家恪守协议规定,各方在靠近边境地区部署的军力只具有防御性,不谋求单方面的军事优势,互不进攻,不举行针对对方的军事演习,在举行超过l万人的军事演习时互相通报并派观察员参加。
如今中俄边境早已成为“无枪声的边界”,边境百姓在不越境的情况下可自由下江捕鱼,或到山上采摘野菜。中俄边境口岸的贸易往来更是如火如荼,黑龙江境内开放了包括黑河、绥芬河在内的15个对俄口岸。2006年,仅绥芬河口岸进出口贸易额就达37.1亿美元,接待进出境游客59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