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政经新闻 正文
县农村文明生态建设
http://heihe.dbw.cn   2007-08-16 10:19:21

  踏上北疆逊克——这片肥沃的黑土地,扑面而来的是激荡人心的时代气息。

  路变宽了,房变靓了,村镇变美了,“村在绿中、路在花中、人在画中”的生态环境使人流连忘返;108万亩绿色无公害作物、11个绿色畜牧小区、1.5万亩北药开发工程、20个特色专业合作社正在逊克城乡悄然集聚;发展绿色、无公害、可持续的生态经济,倡导绿色消费、美与富相得益彰的生态文化,正诉说着这片黑土地上文明生态经济的希望。

  生态环境——

  和谐新村的物质基础

  逊克县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农民人均纯收入多年来一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以来,在逊克县产生了全市第一个国家级文明村,逊克县先后在2002年和2006年被命名为省级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县。

  村屯硬化路面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全县农村街道硬化路面建设总里程达到127.9公里,有44个村拥有硬化路,20个村实现村内道路全部硬化。

  村屯绿化、美化工程取得新成效。目前全县各村屯共计绿化街道23.8万米,栽种各种绿化苗木140多万株。绿化树种中既有垂柳、银中杨、樟松等观赏树种,又有山丁子、稠李子等野生浆果树种。有15个村屯相继更换安装了造型新颖、整齐划一的临街铁栅栏,共计4万米,17个村屯安装了新型路灯447盏。

  改水、改厕工程取得新进展。近两年,投资520万元,改建13个村的自来水供水管线,打建人畜饮水井12眼;建立水质监测工作机制,对农民用水实行定期监测。全县共有52个村屯用上了符合卫生标准的自来水,共有27个村进行了砖瓦化标准户厕改造。农民过上了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得到再加强。2005年以来,逊克投资189万元,改造了5个乡镇卫生院,投资1000万元,改造了13所中小学校D级危房。2006年,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投入150万元,扶持新建了4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帮助11个村改扩建了综合活动室,新辟建了4个文化休闲广场,3个村建设了公共浴池。

  生态农业——

  和谐新村的经济保障

  走遍逊克,弥望皆绿。逊克的绿是经营出来的,这种经营的对象不仅是生态资源,逊克人更是将其作为产业资源。广袤的沿江平原土壤肥沃,没有重工业的污染,却有着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可有了资源,如何提升?

  逊克的做法,是在种植业上突出打绿色牌、有机牌、无公害牌。2006年落实“双高”绿色大豆面积115万亩,已经获得小粒豆、大豆和元葱三个国家A级绿色标识。2007年,全县绿色无公害作物监控面积达到108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74%;绿色高油大豆、绿色极小粒大豆、杂豆、小麦等专用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70%以上,全县优良品种普及率达到96%以上。

  通过农业开发、土地整理、扶贫开发和农田水利建设等专项资金支持,已完成低产田改造9.5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水土保持面积1.5万亩,打抗旱机井586眼,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700亩,修建农田路133公里。

  可有了提升,如何体现特色?

  接下来就是借势滚动发展、借绿色概念整合更多的优势资源。这一环节说起来很简单:养殖业发展上逊克建成畜牧养殖小区11个,建成一处省级绒山羊种羊繁育基地。截止到目前,肉牛存栏28375头、绒山羊存栏117207只,利用天然牧场的绿色养殖达100%。以库尔滨渔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水产养殖均实现了绿色养殖,年产量超过800吨。

  逊克实施北药和生态商品经济林综合开发工程,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在天然林下种植的五味子、元参、充山参、水飞蓟、甘草、平贝等北药面积达到1.5万亩,生态林下经济初具规模。

  生态文化——

  提升和谐新村文明程度

  文明的生态环境为逊克农民带来思想观念的更新、文明素质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逊克异彩纷呈的生态文化令人目不暇接,以“金色田野”、“银色之冬”等活动为契机,以农村文化大院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全县已形成了文艺演出、根雕创作、民间剪纸、桦皮手工艺制作、民族歌舞、书法绘画等具有逊克乡土气息的农村文化大院品牌。

  县里每年都组织开展文艺调演、秧歌汇演、书画摄影展和以送戏、送图书、送电影、送展览等为主要内容的送文化下乡活动,举办了“红玛瑙艺术节”、“农民艺术节”等不同主题的大型文艺活动。通过开展培训、观摩、调演、评比等活动,激发农民文艺骨干的创作热情,农民作者创作出了小品《责任区里故事多》、三句半《黎明新貌》、快板《宏伟赞》、鄂伦春舞蹈《山神》及新编秧歌《健身秧歌》等一大批艺术精品,并且先后有200余件群众文艺作品在省市获奖。

  逊克文体活动阵地建设快速发展。全县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有线电视入户率98%,程控电话开通率100%,农村移动电话覆盖率97%,网络宽带入村率84%。全县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的总面积达到了6284平方米,村级综合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等文化设施面积达到12540平方米。

作者:于淑鸿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