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是风险小于股票,收益又大于储蓄的一个理财产品。
据黑河业内人士称,现在黑河的工薪阶层,十有八九手里有基金。基金在黑河的受宠程度不亚于内地。
但回忆起基金在黑河刚刚面市时所受到的冷落,让工商行黑河支行的理财师徐舶石现在想起来还很心寒。
今年35岁徐舶石,2001年就在工商行黑河支行一家储蓄所刚成立的个人金融业务科工作。可以说他是黑河最早从事个人理财业务的,也是亲眼看着基金是如何一步步走入黑河寻常百姓家、成为百姓理财的新宠的。
他回忆说,在2001年黑河的理财产品还很少,百姓手里有余钱,只知道储蓄或者买国债。2001年基金刚在黑河市面市时,人们不认识,根本卖不出去,工商行最终是动员职工每人分担5000元的基金,一些职工当时对基金也没认识上去,把基金当做烫手的山芋,贵贱也不要,赔钱卖了。那笔基金若是放到现在,翻三番了。
基金总是内部处理也不是事儿,还是要培养客户。那年年底,个人金融业务科精心组织了一次基金讲座,亲戚朋友帮忙,通知了几百人,没想到只来了7个六七十岁的老人。经过大量的宣传说服工作,这7位老人在2002年3月份,成了他们的第一批客户。然而,天不遂人愿,由于股市一直处于熊市,基金也在“缩水”,一年后,“缩水”近20%,到了2005年11月份,徐舶石通过对市场的观察和了解,认为股票市场会有大的转机,因此建议这些老人按1:1的比例补仓,这些老人害怕投进的钱再打水漂,没有一个人补仓。徐舶石自己倒是补了仓,果然,此后基金天天赚钱。
到了2006年,市场虽然好了,但多数黑河人对基金还是没有认识,徐舶石等内行的人便带着周围的人炒,带着本单位的职工炒,炒基金的人都获了利。一传十,十传百,到了第四季度,主动上门咨询的人多了,市场大门终于开了,客户蜂拥而进,拦都拦不住,徐舶石和他的同行们,再也不用四处奔波,主动上门做市场了。
今年上半年,基金火的不得了。过去,只有一两家银行卖基金,现在连邮政储蓄所都卖。尽管网点多了,但只要有基金推出,银行还没开门营业,门口就有人排队,如果不早去,还真是买不到。最火的时候,为了让更多的人能买到基金,银行推出按比例配售方案。有一支基金配售的比例不足20%,也就是说,想买一万元的,只能卖给你1500元左右。一些人眼看着基金涨,手里攥着钱干着急。
徐舶石强力推荐工薪阶层购买该行2005年推出的定投基金,并介绍了这种购买基金方式的好处:在理财师的参谋下,先择一支具有发展潜力的基金,每月最低投入200元,多则不限,有点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卖出时间自己决定,风险极小,可升值空间却很大。他还给记者做了演示,买了之后如果基金一直上涨,升值是一定了,即使下跌,只要你能在原价位或稍低的价位卖出,也是赚钱的。
投资与理财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为避免盲目投资,徐舶石建议理财前最好能找专业人士进行一下咨询。理财顾问可以帮你选择一些更适合你的理财品种。一些大中城市的金融机构,只对日均存款20万元以上的客户免费进行理财指导,而在目前的黑河,虽然有规定做一个理财计划费用200元,但至今还没有收过一分钱,所以,今天黑河的理财咨询还是免费的,但理财师的建议为你“变现”却大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