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年一度的高考走过2007年这个不平凡的6月,北安市第一中学学生崔英杰也在社会关切的目光中成为令人瞩目的焦点,他以668分的好成绩成为黑河市理科第一名,成为北安城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的话题。
(一)
出生于1988年12月的崔英杰,小学、初中分别就读于北安市兆麟小学、北安二中,中考以第17名的成绩考入北安一中就读。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高中,崔英杰在班里都名列前茅,学习成绩一直都很稳定。
崔英杰知道,自己并不是很聪明的学生,但是学习必须踏实。学就认认真真地学,玩就痛痛快快地尽情玩。同时,学习要讲究方法,要注重吃透课本知识,在理科学习中并不是一味地搞题海战术,他注意钻研,遇到难题,从不绕着走,一定把它弄懂弄通。他也从不偏科,尽管他非常喜爱理科,但他文科也不示弱,在高考中,他语文打了124分。他上课十分注意听讲,注意向45分钟要效率,充分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争取把知识消化在课堂上。
崔英杰把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考试心态视为通向成功的两大法宝。在学习中,他从不把学习看成是一种累赘,而是把学习看成是自己获得知识,追求理想的一种途径。他说,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就会自觉的学习、发愤的学习,学习态度不对头必将影响自己聪明才智的发挥,影响自己潜在心理能力的发掘。同时考试心态也很重要,高考要想考得好,一半是实力,一半是心态。他说,就周围的同学来看,有很多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却没有发挥好。状元是可遇不可求的,因为他是必然中的偶然,你有实力,心态又好,考试才能取得好成绩,两者缺一不可。
(二)
英杰的父亲原是石油公司的职工,2001年买断后,先后在赵光加油站和庆华加油站打工,每月实际收入只有400元,年迈的姥姥也与他们一起生活,母亲得了精神分裂症后,治病就花去好几万元,英杰的家庭生活比较贫困。英杰从不讲究吃穿,父母给他买什么他就穿什么。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是他良好的品格。因此从小到大,“三好学生”的奖状和证书就得了厚厚的一摞。得知儿子获得了黑河市理科高考状元的消息后,父亲崔志文特别高兴,他说这都是儿子努力学习的结果。英杰从小学习我们做父母的就没特别操过心。如果家长要是给孩子的压力过大,往往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孩子厌倦学习,为此为孩子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非常重要。考试结束后,崔英杰也并没有觉得自己考得特别好,在估分时只估了641分,在报志愿时选择了华中科技大学。崔英杰的老师李春元说,英杰考出如此的成绩,也在情理之中,英杰平时成绩一直就是前几名,他平时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上课也非常注意听讲,高考时关键是看心态,谁心态好、发挥得好,谁就可能冲上来。
谈起成功,崔英杰说得最多的是“勤奋”二字。他说,无论你有多么好的资质,也必须勤奋。
大学,是每一位高三学子的梦,对于状元们也不例外。虽然别人都觉得英杰的志愿有点报低了,按他的成绩,也许能考一个更好的名牌大学,但英杰说,对于理想中的大学,自己感兴趣的是专业。在谈到对未来有什么打算时,英杰说,状元这个头衔已经是过去了,它只代表了我高中时代的结果。我还是一个普通人,脚踏实地,把握今天最重要,大学的生活是我崭新的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