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民间艺术团体,这是一群由平均年龄60岁的老年人组成的艺术团体。这个艺术团体有个响当当的名字——黑河市星光老年艺术团。
星光老年艺术团成立于2003年,最初由十几名文艺爱好者组成,如今已发展到40多人的大型艺术团体,下设演唱组、舞蹈组、乐器组。他们用自己的歌喉和舞蹈尽情地歌颂日新月异的新生活,歌唱家乡黑河的大变化。
星光老年艺术团成立五年来,足迹遍布城郊农村、场矿企业、驻军部队……没有人要求他们做什么,但这些饱经风霜的人们闲不下来,他们配合各种节日,为国际妇女节、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国际劳动节、全国助残日、世界无烟日、国际儿童节、世界环境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日、建军节、国庆节以及九九重阳节等各种国际国内重大纪念日献上一台台精彩的演出,使人们在欣赏精彩的节目中了解了各节日的意义。
他们经常与敬老院、老年公寓的孤寡老人搞联欢,共享欢乐。他们到农村大乌斯力等村用歌声宣讲党的9年义务教育的好政策,农民兄弟在欢乐中感到党的温暖,看不够的演出,一遍遍地鼓掌,热情地邀请他们常来常往。他们去企业,把企业的优秀工人的事迹编排成节目,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他们还坚持不懈地与驻军部队搞共建,新春佳节搞联欢,演出之后,为新战士包冻饺子,全团30多名女演员足足为新兵包了10袋冻饺子,将军民鱼水情融入在真情实意中。
为了配合“创建平安黑河和谐黑河”的公益演出,他们与有关部门配合,共同编写出反映地方特色的“联防队员之歌”,编写出“平安黑河大家建”的快板书。演出之后大受好评,为自己能为家乡和谐做一份贡献而快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一次次掌声和欢呼声之后,有谁知道每场成功演出背后的辛劳呢?
为了演好一场节目,他们要付出一个多月的汗水。
由于都是花甲古稀的年纪,歌唱组每次学新歌时,三遍五遍攻不下,有人提议,演唱人员每人手拿歌本可弥补忘词的缺憾,但是歌本上的字迹,又因眼花看不清,怎么办?他们不气馁,硬是想出最简单的方法:背。于是每个团员硬是背了一星期,终于把歌词背的滚瓜烂熟,攻下了所有的新歌,声情并茂地演出,完整地表达出新歌的含义。合唱团的成员每次排练,不管是风雨天还是风雪天,人人毫无怨言,准时到场。特别是家住四嘉子乡的领唱演员刘云霞,每次排练都风雨不误,从未间断过。
邱春梅、胡林、金淑清是舞蹈队的编舞者,三人都不是文艺专业人员。为了编好每个舞蹈节目,她们从电视上收看,在电脑上下载,一招一式地学,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地教,把自己对舞蹈内容的理解编进节目中。演出之后,观众们都惊讶,这哪里是60多岁人跳的舞,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
由小号、黑管、萨克斯、手风琴组成的四种乐器五名演奏者,他们是杨明清、李忠良、雷永利、佟德海、付久祥,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经历,是音乐把他们聚在一起,他们为音乐而陶醉,为音乐而甘于奉献。大乌斯力农村文化大院乐队有难了,他们给予指导,农民兄弟没有歌谱,他们无偿支援。艺术团男演员少,每次演出时,张张罗罗的事,搬搬运运的活儿都由男演员们承担,女演员们说,他们辛苦了。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赵紫英是星光老年艺术团的团长。她原是黑河金融社区党支部书记,退休后,成为星光老年艺术团的组织者。赵紫英是一个热心公益活动的好党员,她曾被评为黑河市十佳公仆,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优秀社会工作者,她的家庭曾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如今她的业余生活几乎被各种社会活动填满,家务活儿时常推给老伴,爱人不仅支持她的工作,还经常在声乐上给予指导,助她一臂之力。
谈起赵紫英,星光老年艺术团的人都赞不绝口地夸她是热心人。作为民间艺术团的组织者,从事的是一项出钱出力出精神的工作。艺术团的排练常常因场地变动,时间变动而要一一通知全体团员,40多人全部招集齐,花费的时间不算,仅手机话费一项,每月至少要多支出百八十元。说起这些,赵紫英只是淡淡一笑。
看到赵紫英一心为这个集体,大家说,有这么好的带头人,我们啥也没说的了,只有齐心合力的努力为星光艺术团发光发热。
赵紫英却谦虚地说:一块铁能打出几个钉,只有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说起团里的人和事她滔滔不绝,她说她常被团里成员所感动。
全团40多人,都是六七十岁的年纪,哪能没有困难,每次演出没有一人有怨言。大家的事,大家出力。有一次演出团音响一时无着落,全团的人个个想办法,有去借的,有去租的,人人张罗,像是在忙自己家事一样。
孙广贤负责对外联络工作,演出时,积极主动承担挂横幅,装卸演出道具等工作。下乡演出时,人人互相抢着拎东西。负责教歌的董宏图,面对合唱团中大部分人不识谱,音乐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一句一句地教,一遍一遍地教,不厌其烦,指导合唱。并且经常是演出前认真作准备工作,演出后认真总结经验。
正是有了全团人的努力,才有星光老年艺术团的今天。正是全团40多人拧成一股绳,才有星光老年艺术团的成就。愿星光老年艺术团永远星光灿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