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政经新闻 正文
逊克农场大兴特色农业
http://heihe.dbw.cn   2007-06-22 09:09:24

  今春以来,统治逊克农场45万亩耕地长达数十年之久的霸主作物——大豆,终于风光不再。随着特色农业的大量引进和占有面积的增加,这个农场种植结构将得以优化、土壤条件将得到改善、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也将得到迅速提高。大豆这一经济作物,将在近两年内在逊克农场失去一统天下的地位。

  连年种大豆会使土壤板结,病害多、虫害多,造成作物减产,经济效益日渐下滑。然而,“不种大豆种什么﹖”在农场第十三届二次职代会上,大家争先恐后谈论最多的就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话题。“压豆、压豆、再压豆。发展特色农业、订单农业,把大豆的面积压下去,把经济搞上去。场领导为种植户指路。

  几经周折联系到的日、韩客商来到农场,经过实地考察和几轮洽谈,签订了紫沙芸豆、板葵等四种农产品、总量达1800吨的种植回收合同。按合同收购价预算,交易总额达554万元。这四份合同的签订意味着,农场将有15000亩耕地的农产品未种先卖。保底的收购价格,将减少职工农业种植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实现规避市场风险最大化。消息一经传出后,报名的种植户就达200多个。

  备受鼓舞的农场各级管理干部们再也待不住了,他们纷纷走出家门主动出击,找客户、跑订单,职工想种什么,管理干部就帮助联系什么。

  第一管理区拥有耕地面积88000亩,许多地块连着种了七八年大豆都倒不了茬。在了解亚麻种植户们渴望更新品种的消息后,管理干部们就多方联系,为他们引进了原茎亩产可达300至350公斤的狄亚娜、阿卡塔法国原装进口2代种子,扩大种植面积16000亩。

  得知种植户张国华有种植马铃薯的想法后,管理区主任冯占山就开着小车带他去讷河、依安马铃薯生产加工基地参观学习。通过现场考察,坚定了张国华发展特色农业的决心与信心,他不仅在全场率先种起了400亩马铃薯,还引进了全套马铃薯初加工生产设备,与厂家签订了淀粉回收合同。

  10元钱1公斤的白小麦原种,他们一种就是650亩。这种亩产可达400公斤的小麦成熟期为85天,收购价格比普通小麦要高出10%至15%。原种价格是高了些,但有回收合同在手还有啥可不放心的﹖

  这个管理区今年线麻、亚麻、芸豆、葵花子、马铃薯、玉米等各类作物种植面积达到61000多亩,大豆种植面积被压缩到了37%,比农场要求的下降了三个百分点。

  第一管理区的做法只是逊克农场大力调整种植结构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这个农场为鼓励种植户种植马铃薯,今年出台了三年免缴利费的优惠政策,还为农户补贴20万元购买6台玉米收获机,以保证秋后玉米的正常收获。目前,这个农场种植的9万亩芸豆、4万亩玉米等特色作物和经济作物产品都在播种前有了去向,三分之一的农田作物实现了订单农业,大豆种植面积首次压缩到耕地总面积的40%。合理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将会为农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攒劲蓄能。

作者:邵明海 王雨淞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