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黑河好八连科学建连谋发展纪实 6.11
http://heihe.dbw.cn   2007-06-11 10:12:56

  熟悉八连的人都知道,八连苦、八连累,八连执勤很危险,尤其是冬天最难熬:每人每天至少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江中哨位站岗8小时以上,而且一站就是6个月。时间一长,许多官兵患有关节炎、胃病和皮肤病。可这些年来,八连官兵没有一人在冬季提出休假,没有一人因冻伤或感冒发烧误一班岗,还先后有3人推迟婚期……

  八连官兵身上的崇高与神圣从哪里来?团政委王振兴一语破的:八连有一个民主和谐的内部环境。

  士兵是连队的主人

  士兵是连队的主体,更是连队的主人,把连队敏感事务交给官兵,让他们全程参与、监督,是八连加强民主建连的一条基本经验。

  2003年,连队改选士官,民主测评,六班长杨浩和七班长刘继昌票数相同,但名额只有一个,怎么办?战士们提议训练场上比高低。多年来,连队在处理入党、考学、士官选取、立功受奖等事关战士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时,都倡导让战士来当“裁判”,坚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八连浓厚的民主空气,形成了人人争当主人翁,群策群力抓建设的良好工作氛围。1998年,八连修建了一座全团一流的保温猪舍、日光温室大棚,去年3月,不少战士建议将大棚和猪舍拆除改建成训练场。建议拿到了连队军人大会,半数以上的官兵投了赞同票。没出一个月,这个曾经为连队带来辉煌的“样板猪圈、大棚”在一片喝彩声中被推倒,解决了连队一些科目要到15公里外训练的难题。

  十年来,全连官兵共为连队建言献策820条,有600多条被采纳。

  批评是连队的传家宝

  团政治处主任朱付林说,八连之所以能在高起点不断创新发展,还在于他们善于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促进和谐,增强了连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次民主生活会上,大家对连长王家峰抓管理方法简单,遇事不分青红皂白有时还说脏话等问题进行了批评。面对批评,王家峰幡然醒悟主动检讨了自己的缺点,从那以后改掉旧习气,与党支部“一班人”带领连队再次跨入先进行列,他本人被军区评为优秀基层主官。

  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八连坚持以诚相见,四级士官班长庞俊华,自恃资历老、有特长,存有“松口气”的思想,干工作“靠边站”。指导员董亮多次找他个别谈心,指出他存在的问题。后来,庞俊华不仅自己努力工作,结合本职搞革新,还把一技之长传授给战友,推动了连队信息化建设,被军区评为装备技术士官人才标兵。“带着真诚去批评帮助,怀着感激去改正缺点。”八连一代代官兵正是通过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净化思想,揭露矛盾,强化责任感,促进了连队全面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连队年年被省军区评为先进。

  干部是连队的标杆

  在八连,连队干部认准一个理:什么样的干部带什么样的兵,只要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干,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落实不了的工作。十多年来,每逢节假日,为让战士休息或看上一台完整的电视晚会,八连的干部都主动到江中替战士上哨站岗,八连所管辖的界江,每年都有不少未冻实的“清沟”,巡逻时十分危险。冬季每次下江巡逻和架设报警线、设置执勤板房,为防止掉进清沟,都是干部带头探路。

  一年冬天,黑龙江封江不久,原连长石宝军带领战士到江中架设信号杆,走在前面的他突然掉入齐脖深的清沟,只露出头和手臂,战士们见状,争着去救连长。石宝军担心战士们也掉进江中,急忙大声喊:“别过来,危险!”石宝军张开双臂紧紧扒住冰面,将随身带的武器、望远镜扔上去,挣扎了5分钟才爬上来。这样的险情,八连的干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而战士们却很少有人掉进过冰窟窿。就是这样,在八连干部的心中,战士的生命比自己都宝贵,在战士的眼里,干部是离死神最近的人。

  爱心是连队和谐之源

  饭前准时报天气,连队建有“烘干室”,一天开九顿饭,下岗吃上热乎面条饺子、有热水洗脚……在八连采访,战士们谈起连队关爱他们的故事如数家珍。由于战士常年在高寒低温下执勤,脚冻伤干裂已成为常事。老军医李成峰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每天晚间他都提前把热水烧好,坐在屋里等着哨兵下哨归来,为他们烫脚按摩,一干就是九年。别看那是一个个普通的“脚盆”,却温暖了一代代八连的官兵。

  一份资料显示:命名十年来,八连先后有24人战斗在全团各营连主官岗位,有39人次被各级评为岗位标兵、技术能手和专业训练尖子,8名战士直接提干,1名干部考上硕士研究生,先后涌现出了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葛基明、军区装备人才标兵庞俊华、军区优秀基层分队主官标兵王家峰、军区优秀共产党员聂春波、学信息化钻信息化的士官腾来山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八连何以出干部、出人才?采访中,连长聂春波告诉记者,近年来,连队始终把培养人、造就人作为长远目标,尽心竭力为官兵成才“铺路搭桥”,现在已经基本实现了“100%军官和士官会驾驶摩托雪橇,100%官兵能熟练掌握手中武器,100%军官和士官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100%士兵会操作使用微机,100%官兵会用百句以上俄语日常会话。他们建立了局域网,实现电脑进班,并接入全军政治工作网;发动共建单位补充图书室图书3000余册,建造了语音室;与驻地中学等三家教育机构联系,开办了军营业余文化学校,并鼓励战士参加函授和成人自考, 80%战士获得中专以上文凭,培养出了一大批既愿守边又能强边的边关“铁脊梁”。

作者:魏永奇 朱付林 王兵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