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黑河时政 正文
英姿勃发看边城—盘点市区城市建设 5.25
http://heihe.dbw.cn   2007-05-28 09:05:31

  有“欧亚之门”、“中俄之窗”之称的黑河,近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各种建筑拔地而起,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美丽的黑河,正以崭新的面貌向世人展示她迷人的风采。

  打开城市名片

  领略欧亚风情

  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名片。

  建筑,是立体的画,是无言的诗。步入黑河,欧亚风情便扑面而来。市区新式楼宇鳞次栉比,欧式风格的建筑随处可见。它线条明快,造型别致,穹顶立柱,有凸有凹,玲珑别致;门有廊、窗有棂、墙有柱,一扫旧式建筑的呆板与单调。

  据黑河市建设局统计,近三年,市区新建楼房120万平方米。每栋楼盘的设计,均由规划部门严格把关。当一栋栋新颖别致、恢弘大气、风韵独特的建筑拔地而起,“中俄双子城”建设便更加引人瞩目。

  居民住宅楼由过去的“单打独斗”到连片开发,小区面积由几千平方米增至几万平方米。独领风骚的高层住宅楼,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也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2005年,黑河世纪花园小区——电业名苑1~3号楼均获黑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优质工程。

  华泰·滨江锦苑连片开发6栋楼,彰显独特的精品意识。在这里,第一个进行太阳能热水器整体安装,第一个采用直饮水系统,第一个装置了智能防盗系统……

  新楼拔地而起,旧楼修缮一新。

  王肃街,人称为百年老街。早期建筑大都符号单一、设计单调,缺少美感。加之年久失修,墙皮脱落。2005年7月,市政府投资400万元,对王肃街楼房立面进行整体“美容”。施工过程中,把欧式风格及现代建筑理念融为一体,加穹顶、开老虎窗,采用现代栅栏、欧式线脚、符号及淡雅的色彩,使建筑精致而富有内涵,简洁大方而富有变化,具有时代特色和时代美感。

  “商业步行街,太美了!”到过黑河中央商业步行街的人,无一例外都赞不绝口。徜徉其间,你仿佛置身于巨大的画廊,两侧建筑和景观柱、景观墙美不胜收。

  曾几何时,这里的建筑形体单一,单调呆板,道路狭窄,路面不平,两面店铺的招牌七长八短。去年4月20日,有关部门“大兴土木”,20栋高楼旧貌换新颜,路面拓宽,牌匾规范。透空的屋顶,显得空灵与轻巧;高耸的穹顶,尖拱的门窗,富有动感;涡卷形雕饰,散发着浪漫的气息。入夜,迷离的灯光为之披上了迷人的色彩,圆形立面、波浪式平面,形态各异的雕饰变幻莫测。这里不仅仅是购物中心,更是旅游景点、休闲胜地。

  盘点基础设施

  感受民心工程

  街路,对城市而言,是动脉,其作用不言而喻。

  市区35条主次干路,长36公里,大都是上个世纪80~90年代铺设的。由于年久失修,路面破损,有的地段坑坑洼洼,路人行走不便。

  2005年,我市斥资上亿元,对市区所有行走路进行改造。实现人车分行,路面平整、排水通畅。

  随着202国道的开通,车辆倍增,火车站与202国道出口成为影响通行的“瓶颈”。2005年夏,有关部门拓宽道路,“瓶颈”变通途,同时可行驶8台卡车。

  市区西郊有条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遍地泥浆。市政府心系民生,将泥水路变成水泥路;市区西郊,人称棚户区,平房居民多,路况较差,排水不畅。去年,16米宽的双拥街贯穿东西,环城西路横贯南北。一街一路,均高标准施工,都辟有绿化带、人行道。

  今年,市区基础设施建设再掀高潮,路面拓宽、人行道铺装、西部棚户区改造等多项工程相继开工。中央街东段至师专桥道路由9米拓宽为22.5米,绿化带、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一应俱全。它将成为市区第一条标准化道路。

  龙滨、龙源等路辅设的彩砖,色彩鲜艳,与周围的建筑、绿地相映成趣。

  今年6月,市区街路改造与巷道改造齐驱并进,16条巷道将铺设混凝土。

  道平了,路通了,排水改造工程更显急迫。2005年,市委、市政府决心还清历史欠账,改造排水管网。通江路228座淤堵的检查井全部清掏,202国道连接线、海南路、开发路的排水管道连接一气呵成,一举解决了排水不畅。市区给水管网老化严重,有23公里为日伪时期铺设的,由于跑冒滴漏,年失水量达60多万吨。近年来,有关部门对给水管网进行改造。目前,已改造15公里。

  描绘环保蓝图

  再现蓝天碧水

  几十年来,市区的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建筑垃圾一直采用简单的回填掩埋方式,垃圾的渗滤液污染土壤、地下水乃至空气。

  市区垃圾、污水如何处理?是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

  建国家标准化垃圾厂,是黑河人多年的愿望。然而,建厂谈何容易?

  2005年7月21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市首座国家标准化垃圾处理厂破土动工,它远离市区,年处理垃圾11.3万吨。它最大的特点是防渗漏,垃圾一旦入厂,便实施密封,其渗滤液被净化达标后排放。该厂计划投资5492万元,表面看,耗资巨大。然而,当垃圾不再成为污染源时,我们对后人将问心无愧。当垃圾处理厂工程告捷之时,污水处理厂筹建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

  多年来,市区向江汊排放大量的生活污水,作为边境城市,环保的意义非比寻常。早在1993年,有关部门就动手编制《污水处理项目建议书》,1998年编制《可研性报告》。经多方努力,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城市环境评估报告,地震评估及处理厂初步设计工作,并分别通过专家评审。

  更为可喜的是:省计委对初步设计已批复。污水处理厂预计总投资16384.9万元。污水“变”清水,这个美好的愿望将很快成为现实。

作者:王洪菊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