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黑河历史文化资源 正文
令人向往的乡村生活[5-10]
http://heihe.dbw.cn   2007-05-10 09:15:02

  人到中年,孩提时的情景记忆犹新。难以忘怀的六十年代,父母白天上班,晚上开会半夜才回家。他们没有时间照顾我们姊妹4个,把我们寄宿在幼儿园长托。每当周末爸爸骑着自行车来接我们时,像冲出笼子的小鸟一样,飞奔上了爸爸的车,我和大妹妹坐在前面的大梁上,脚蹬子站着的是小妹,哥哥坐在后面。星期一去幼儿园的时候,爸爸抓住这个跑了那个,谁都不愿意上幼儿园,幼儿园里严格纪律约束着我们。后来上学,寒暑假爸爸妈妈就把我们姊妹送到乡下的姑妈家里。

  乡下的姑妈家里住着低矮的茅草房,房山头有一个非常简陋、只有两块旧木板搭起来的悠悠,我和妹妹经常荡悠悠,和小伙伴们藏猫猫、跳绳、下军棋、跳棋。乡下晒粮食的场子,也是我们玩耍的地方,我常常踮起脚尖,学唱舞剧《红色娘子军》。在乡下里我们像脱僵的小野马一样,过着随心所欲、无忧无虑的快乐日子,令我至今久久难以忘怀。

  那时候的乡村的生活非常苦,表哥表姐都穿带补丁的衣服,头上戴着狗皮帽子,脚上穿着铺草的棉鞋,粮食定量供应粗粮多细粮少。因为我小的时候身体非常瘦弱,不喜欢吃粗粮,乡下天天吃玉米面做的大饼子和窝头,我常常气得不吃饭,哭着像念绕口令似的叨咕着:“大饼子涮嘴喇嗓子”

  9岁那年,表姐带我去山上采臭李子迷了路,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我被蚊子咬得满脸满身的大包。天都快黑了姑父找到了我们,我一下子扑到姑父怀里大声的哭泣。姑父心疼极了,从来不打孩子的他从地上拾起树枝拼命抽打着表姐。表姐的身上被抽出了血淋子。然后姑父背起我朝着回家的路大步向前走去,回到家一边给我擦着碘酒一边数落骂着表姐。

  12岁那年夏日,晴空万里,我和妹妹下江游泳,因为农村的江边经常有船把江底掏出像锅底坑。我下水游泳玩得正高兴,妹妹一脚踩进坑里,挥着胳膊大喊救命。我手疾眼快一把抓住她。等我把妹妹拽上岸时看见她的嘴唇都紫了浑身发抖,我急忙给她穿上衣服。

  如今的乡村不再是从前那么贫穷和落后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现如今这里的乡村家家户户都盖起砖瓦房,门脸镶嵌风景如图的彩砖,门窗是塑料钢窗,房顶上是红红瓦盖。准备结婚男男女女置办着29吋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是双门的、DVD、流行最前卫的时尚手机、电话、分毫不差城里。结婚时婆家还要给新媳妇金戒指、金项链,婚礼也按照城里规矩办,有司仪、有乐队等等。农民的年收入照过去翻了几番。家家户户都有拖拉机、摩托车、自动收割机,粮食从种到收全都是自动化作业。家家户户都种无公害的蔬菜,茄子、辣椒、豆角、西红柿、黄瓜、土豆、水萝卜全是绿色食品,家家户户养猪、养鸡、鸭、鹅自给自足。

  秋收季节,那蓝蓝的天空飘着一朵朵的白云,道路两旁—排排苍翠的松林,还有那满山遍野的鲜花一起嫣然盛开。亮丽的鲜花中,赤、橙、黄、绿、青、蓝、紫,那金灿灿的向阳花,青青的绿草,金黄色的麦田和红彤彤的树叶,充满浓浓乡土气息。美丽的田园风光,乡村乐土,自然秀美。那梦境般柔美的乡村景色令人陶醉走在那熟悉的乡村小路上,能让你排解工作中的压力和烦恼,让人真正达到安宁心灵的回归。

  日落夕阳的时候,茶余饭后,村民聚集在一起,谈天说地,从乡村文化到城市文化的对比,乡村和城市的差别不断在缩小,展现出人们对生活的珍爱。如今的乡村正沿着新农村建设阔步向小康生活迈进。

作者: 杜 辉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