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公安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和省公安厅党委关于开展“三基”工程建设的总体部署,把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摆在全局工作的中心和先导位置,成立了黑河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董树成负总责的“三基”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了《黑河市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在全局掀起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热潮,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效。
科学决策 解决金字塔倒置问题
警力配置头重脚轻,机关臃肿,基层警力紧张,经费保障不足,这一弊端长期影响公安机关战斗力的发挥。黑河市公安局通过调研分析,党委一班人达成共识,决定大胆开拓创新,整合警力资源,实施警务改革,夯实根基。市公安局根据本地实际,力量往基层使,工作往实里干,把精力、经费、装备、警力真正向基层投入,在政策、制度、待遇上向基层倾斜。2006年以来,市公安局警力配置实行向基层大力倾斜,做大做强派出所及一线实战单位,加大基层保障、改革警务运行机制,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合并机构、精简人员,向基层所队充实民警101人,新招录和调入的34名民警全部充实到了一线实战部门,全市公安机关一线实战单位警力占总警力的比例达到了87.3%,高出公安部规定指标2.3个百分点。同时大力加强了基层公安机关班子建设,新任命基层所队负责人37名。
动真求实 为基层基础工作提供全面保证
经费保障不足是一直以来制约黑河公安工作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市公安局党委通过积极向党委、政府和财政部门汇报、沟通,全力解决公安机关经费保障问题。在党委、政府和财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从2006年开始,市公安局的业务经费、装备经费、训练经费、奖励经费、民警体检经费、公安设备维护经费和民警因公伤亡保险等公用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经费保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公安交警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使多年来黑河部分交警靠罚没款开支的问题得到解决。铁路公安分局经费由过去黑河地方铁路局保障,纳入市财政预算,理顺了铁路公安分局的经费保障渠道。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县级公安经费保障标准得到进一步落实,逊克、孙吴两县公安机关已100%达到每人每年15000元的规定标准,其它县市区公安机关均已达到规定标准的70%以上。乡镇派出所的经费全部纳入了县级财政。
为解决基层装备配备水平落后的问题,2006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通过各种办法共筹集资金达1400多万元用于公安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创历年来新高。全市公安机关通过大量投入,大力加强了公安技术装备和交通、信息、通讯装备建设,增配和更新警用车辆47辆、电脑121台、无线对讲机93台、民警防护装备103套。全市维修改造派出所6个、车管所5个、看守所2个,64个派出所完成了统一外观标识任务,155辆警用车辆统一外观制式任务全部完成。
黑河市公安局还大力营造基层拴心留人的环境,着力解决基层民警待遇不高的问题。积极推进基层公安局长进当地党委、政府班子和派出所职级高配问题,成立了维护民警执法权益委员会,解决了刑侦等警种政策性津贴问题,落实了民警年休假、健康体检制度和因公牺牲民警遗属的生活补助政策,建立了民警因公伤亡保险制度、因公负伤快速救治制度。
战训合一 高标准落实一线民警实战必训
市公安局按照面向实战、讲求实用、追求实效的原则,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积极建立完善贴近基层、贴近实战的教育训练机制。以“战训合一、实战必训”为抓手,围绕不同岗位、不同民警应知应会的内容,突出政治练兵、法制练兵、岗位练兵和科技练兵,民警参训率达到100%。举办了全市警务技能教官培训班,开展了全警警务技能训练、实战射击测试和各警种的单项比武活动,边境县区公安机关还有针对性地对民警开展了俄语培训。市公安局在练兵活动中,采取抓住“五个关键环节”、落实“十个一措施”、搞好“六个结合”做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受到市委政法委的充分肯定,在全市政法系统推广。通过练兵全市公安民警的政治、业务、体能素质和实战技能在练兵中得到锻炼,基层民警综合作战能力和执法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
锐意创新 健全基层现代警务运行机制
警力“沉”下去之后怎么办﹖ “三基”工程长效机制建设如何创新完善﹖这是一个摆在市公安局党委面前的重要课题。市公安局党委果断决策,警力一定要“沉”入社区、“浮”上街面,“三基”工程长效机制建设一定要在盘活警务资源、提高警务实效上做好文章。
市公安局首先结合我市社会治安实际,加强了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建设,织密四张防控网,即街面治安巡控网、社区治安防控网、单位内部治安防控网和农村治安防控网。市公安局为加强街面治安巡控,实行“网格化”街面治安巡逻机制,在县市区公安局实行全警巡逻机制,包括机关在内能拉得出来的民警全部定时上街巡逻,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上街面,部署到案件高发易发时段和部位。市公安局为加强社区治安防控,依托社区警务室,整合社区治安防控资源,发挥物业、保安的治安辅助作用,加强了群防组织建设。市公安局为加强单位内部治安防控,全面落实了单位内部治安保卫责任制和“三防”措施。市公安局为加强农村治安防控,全力推进了农村治安联防区、农村警务工作站、警务工作点建设和农村专兼职联防队员配备。
为加强以“社会人”为重点的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有效解决人户分离和人口失控漏管问题,市公安局通过加强科学管控,以社区警务为依托,在全市大力推行以“包宅理户、按户管人、以管促安”为基本内容的“宅容户”工程,实行了四项人口管理工作制度,即“四四三三”工作制。每名社区民警每天做四件事,即串一家门、知一家情、熟悉一户人、记录一次工作情况;每周做四件事,即清理登记一次暂住人口、检查一次防范措施落实情况、总结一次创建安全社区情况、传递一次治安信息;每月做三件事,即开一次治保会、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接触一次治安耳目;每季度做三件事,即清理一次重点人口、提供一至二个打击处理对象或破案线索、整理上报一次社区综合情况。2006年,全市刑事发案总量同比下降1.5%,杀人、抢劫、盗窃、诈骗、放火等案件都实现了同比下降,全市公安机关破案率同比上升5.4%,全市社会治安平稳,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