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连池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特色绿色农业和矿泉旅游兴市”战略,使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实现20.7亿元,增长10.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7%,可用财力首次突破2.5亿元,增长22.5%。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产业发育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编制完成了试点村规划,投资2400万元加强了饮水、道路、绿化和“四室一院”等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面貌明显改观。特色绿色农业和畜牧业健康发展,劳务输出成效显著,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场市共建扎实推进,林产经济、森林防火等工作取得实效。工业经济稳步发展,矿泉园区被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工业园区。山口湖景区景点建设逐步完善,围绕建设世界地质公园旅游接待服务基地,大力发展配套服务产业,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对外开放实现突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7亿元,增长30%。森达木制品加工、功能稻米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落户五市,加快了优势资源开发。同时,加强了对外交流合作,与杭州余杭市、深圳宝安区企业家协会建立了友好关系。对外经贸发展势头良好,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5513万美元,是上年的11倍。实际利用外资92.2万美元,增长361.4%。向上争取资金首次突破3亿元。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全市楼房新建面积16.5万平方米。投资1225万元进行了城区道路沥青罩面、人行道升级改造、绿化亮化、给排水、青山公园灯光休闲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区楼房全部实现集中供热,城市服务功能、文化品位和整体形象明显提升;投资3730万元、总长140.7公里13条通村路投入使用;投资4270万元、总长42.7公里的讷五通县路团结至市区段建成通车,五市通往外地的主要公路全部为白色路面。
人民生活有效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47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180元,分别增长21%和6%;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3.9平方米,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49.2%。并积极扩大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低于省调控目标。农村低保工作全面启动,城镇低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提高了职工个人医疗账户资金匹配比例,开展了职工大额医疗补助和贫困农民医疗救助工作,减轻了群众医疗负担。农村扶贫开发、“扶贫解困送温暖”等活动深入开展,有效解决了城乡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投资3000多万元加强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高级中学、职教中心和第一中学等新建教学楼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大班额”和硬件条件差等问题,城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农民参合率达到75.85%。新建的市体育馆和广播电视中心投入使用,农村有线电视实现全覆盖,丰富了群众文化体育生活。计生、科技、通讯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