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市生态市建设步伐加快。
在城市生态景观建设方面,全面启动了城市绿化工程和城市景观建设工程。专门成立了黑河城区绿化建设指挥部,围绕“景点绿化上品位、公共绿地上规模、庭院绿化上水平、街道绿化上档次”的原则,投资3632万元进行了区域绿化、城市重要景观景点绿化和202国道连接线、通江路、环城路三条景观大道绿化工程。
按照城市建筑风格以欧式、亚欧式为主,辅以鲜明的现代建筑风格的城市定位要求,对城市主要街路建筑立面进行了一般性修饰工程,进行了老城区改造、中央步行街改造、龙滨路段平房区改造,修建海南路及双拥大街、环城西路等多项工程,中央商业步行街改造主体工程已完工。
在区域生态建设方面,制定了抗旱造林预案和试点乡村绿化规划。进行了202国道绿色走廊建设工程。编制完成了《黑河市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工作方案》。通过抓国家、省重点工程建设及开展单项目标评比,加大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到目前,全市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64千公顷,完成计划的121.7%。
继续加大了打击沙金开采和非法盗采煤炭资源工作力度。共查处采金船131条,清退非法采金人员300多人。先后6次组织国土资源、公安、煤炭等部门组成专项工作组,对煤炭产区进行了全面清查,共取缔非法采煤井37个,收缴扣押非法采煤设备9台座、煤炭130余吨。利用向上争取资金2319万元,进行了爱辉区罕达汽镇沙金过采区土地复垦工程。
经过市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积极争取,北安乌裕尔河源头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嫩江中央站黑嘴松鸡省级自然保护区已通过省专家组评审,年内可得到省政府的批准。新建了大沾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嫩江门鲁河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的公示,待国务院批准,即可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口省级自然保护区已通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保护区的面积由2005年的5018平方公里增加到2006年的7379.62平方公里,保护区占辖区面积的比率由2005年的7.3%增加到2006年的10.73%。五大连池成为首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并入选中国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预选清单。
在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旅游方面,年初以来,积极做好争取将新兴基础原材料加工区列入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工作。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正待国家发改委批准。积极推进了五大连池生态旅游区建设。修筑黑龙山护坡4000平方米,游览步道2600米,观江栈道5866米,新建、改建道路100多公里,景区主要道路增设了路标。
积极做好评定4A级景区申报验收工作所必须的硬件设施建设。修整了孙吴战争遗迹——胜山要塞19公里的景区景点间道路,在202国道和孙逊公路制作了大型广告牌,造林绿化1200亩,并对侵华日军“731”细菌部队“673”支队遗址进行清理修缮。完成了黑河龙珠滑雪场一期工程和水上乐园一期建设,开工建设了爱辉历史文化旅游区佛教文化公园,为推出“五大连池——孙吴——黑河”黄金旅游线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市委、市政府下发了《黑河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全市共启动6个试点乡镇、68个试点村,确定了143个建设项目,总投资35139.12万元。其中生产发展项目56个,投资额为15770.67万元,基础建设项目52个,投资额为12254.95万元,社会事业项目35个,投资额为7113.5万元。目前已到位和落实资金10266.42万元,分别进行了标准化种植、畜禽规范化饲养技术普及、测土配方施肥、通乡村公路建设、绿化建设和环境整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