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战线上,有这样一位女同志,她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工作在技术推广的第一线,一干就是11年。11年来,她的足迹踏遍了全县乡镇的每一个村屯,到农户家送科技入户,深入田间进行技术服务,指导乡镇科技园区建设,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为了全县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为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她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以出色的业绩赢得了领导、同事及农民们的一致赞誉,并多次获得省农业推广系统先进个人和县政府记功奖励。她就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站农艺师刘月辉。
1996年7月,25岁的刘月辉从东北农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站。技术推广工作需要长时间下乡,更需要深入田间地头,工作相当辛苦,对一个男同志来说都有些承受不了,更何况一个女同志?可刘月辉硬是咬牙坚持住了,从不因为自己是女同志而放松要求,科普培训、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她样样工作都不落后,有时甚至还比男同志做得更出色。很快,她就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结婚后有了孩子,可刘月辉也照样坚持下乡。丈夫在乡镇从事农业工作,照顾不上孩子,她就把孩子送到了母亲家,有时一下乡就是好几天。孩子哭着闹着找妈妈,刘月辉经常是含着眼泪把手机挂断又继续工作。一次在海江镇办班讲课,家里打来电话说孩子头部磕出血了,正在医院包扎治疗。尽管刘月辉心急如焚,马上想赶回县城,可当她看到农民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目光时,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平静了一下心态后又坚持把课讲完。
为了提高全县农民的科技水平,推广中心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创办《农业科技》简报、开通3部咨询热线电话、深入村屯举办科技培训班、建设县、乡科技园区等等,而刘月辉和推广站又成为这些活动的主力军。《农业科技》(后改为《技术推广》)根据农时刊登相应的农艺措施、气象资料、防病防草、品种介绍等,每月发行一期,现已发行了70余期,每期发行1000余份,向全县农民免费邮寄,刘月辉是简报的主要编辑者和发行者;咨询热线电话随时解答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咨询,每天电话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而刘月辉又专职负责接听解答;至于科技培训和建设园区,刘月辉更是少不了的骨干。仅2006年她就参加讲课20余场次;完成试验项目1项、示范项目3项、推广项目2项;完成了县科技园区玉米品种筛选试验;完成了场县共建农场模式化栽培大豆45厘米垄上双条播种栽培等项目的调查;业务包乡协助联兴乡完成农业科技培训、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等工作。
2006年年末至2007年年初,推广中心又承担起全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的培训任务,刘月辉和同事们又顶风冒雪,深入35个村屯送课上门,一忙就是两个多月。
几年来,在刘月辉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推广中心技术推广工作成绩喜人,先后获得了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获得了省农委“丰收计划”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推广中心还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县“科普之冬”培训先进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