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市通北镇飞跃村形成了有组织、有规模的跨区作业群体,成了远近闻名的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专业村,2006年参加跨区作业收割小麦的机械48台,总收入300多万元,每台机械纯收入3.5万元。
抓住机遇勇闯市场
飞跃村位于通肯河北岸,前几年依托通肯河沙石资源和附近草原,大力发展了以拉运沙石为主的运输业和以发展奶牛为主的畜牧业,农民收入较高,也有一定的经济积累。但是近几年,随着通肯河沙石资源的逐渐枯竭,从事小四轮运输沙石的作业逐年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村里有头脑的人开始动起了脑筋,挖到“第一桶金”的是村民秦志礼兄弟。1999年他们哥俩在庆华厂租了两台联合收割机到南方收割小麦,由于初到南方,只能干点零散的小活,几个月下来虽然没挣多少钱,但积累了很多经验。2000年初自筹资金4万元购买一台新疆Ⅱ号联合收割机,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孤身南下跨区作业,当年就收回成本。在他的带动下,老秦的弟弟和其他一些有经营能力的养机户都纷纷筹措资金购买联合收割机参与跨省作业。通过几年的经营发展,该村联合收割机由最初1台已发展到现在的50台。南下作业的区域遍布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北上作业区域涉及内蒙古、黑河、孙吴等地,总作业面积达12万亩以上,作业收入300多万元,闯出了市场,增加了收入。
四项措施破解难题
镇党委、政府对农机跨区作业很重视,领导多次深入农机作业户家中了解情况,解除了农机户后顾之忧。一是帮助跨区作业农机户成立了以村干部秦志礼为会长的农机跨区作业协会,规范跨区作业的市场秩序,由协会负责组织调度,有序流动。协会成为跨区作业农机户主心骨,解决了跨省作业农机户找活难、修理难、算账难等实际问题,有效地扩大了作业范围和作业规模。二是把相关政策文件送到农机户手中。同时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跨省作业户办理跨区作业证、机车落户等所需一切相关手续。三是利用农业信息网为跨区作业农机户提供作业地区的市场信息、作业价格等情况。四是帮助购机户联系银行贷款,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一业兴旺多业发展
农机跨区作业的发展带动了全镇农机销售、修理和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了通北镇大型农业机械更新步伐,近两年全镇共新购入联合收割机10台,大马力胶轮拖拉机5台,大型农机具更新资金达200万元;增加本镇农机修理、农机配件网点营业收入。跨区作业机车每年出发前和回来后,都要进行大的检修和修理,以保证参加作业时机车的作业状态和作业质量。这样带动了通北镇修理及配件行业的发展;繁荣了长途运输业,每年4月中旬全镇参与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都整装待发,本镇大型运输车成为运送先锋,运送到目的地,每台车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打工”成了新时尚。在跨省收割机作业的带动下,单干的人越来越少了,有规模、有组织的越来越多了。目前飞跃村外出务工人数已达1600人,劳务收入553.3万元,占全村农业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