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文体新闻 正文
我市居住环境悄然改变[4-2]
http://heihe.dbw.cn   2007-04-02 09:27:55

  小桥流水、假山喷泉、大片的草坪、充足的阳光,这是我市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最近出售新房时,给买房者描绘的自己新开发房屋的优美环境。从前叫小区,现在叫花园,从前不知道什么是物业管理,现在有些楼盘的物业管理已经实现了电子化……百姓在谈到住房变化时感慨地说。据统计,2005年全市新建住宅51万平方米,增长8.6%,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0.2平方米,增长6%,2006年全市新建住宅89.9万平方米,增长75.1%。这些只是数据上的变化,但这样的变化却让普通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住房越来越宽敞漂亮

  十几年前,一家三代挤在一间房子里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情。如今,从经济适用房到商品房,从几十平方米到上百平方米,平面的、复式的、高层的,令人眼花缭乱。住房公积金政策、银行按揭政策的逐渐灵活,让市民有了更多的选择。平房换到楼房已经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能住就行,楼房面积大、格局合理、超大楼间距、物业管理好等条件,逐渐成为人们选择楼房的重要指标。虽然有着种种条框的限制,百姓依然能够买到称心如意的楼房,究其原因:众多房地产开发商在琢磨着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房子,根据市民不同的经济条件和心理需求,开发商建成不同层次的商品房以供选择。庞大的房产交易市场、宽松的购房政策环境和急剧膨胀的购房需求,使居民的住房条件越来越好。

  多种方式实现住房梦

  宽敞的客厅里,时尚的玻璃茶几,舒服的真皮沙发,几盆生机盎然的花木。张春文两居室的新房子很不错。他说,按照他现在的收入,要住这样的房子还得存几年钱。所以他申请的是8年期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每个月只需拿出一半工资还房贷。据了解,有很多人正和张春文一样,采取了提前消费的方式来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

  在黑河打工的小樊,今年最大的开销是花7万多买了套二手房,他把妻子和孩子也接到了黑河,一起做起了城里人。这是小樊盘算了好长时间的大事。和城里人可以住房按揭不同,他没有什么东西给银行做抵押,提前消费的事是不敢想的。小樊说,现在买旧房很方便,办手续快,价格也低。有相当一批像小樊一样的农民进城务工,他们通常选择二手房来改善自己的住房条件。

  家门口享受舒适生活

  很多购房人为了提高居住品质,使自己居住的房子能在环境、健康绿色等方面“升级换代”。与之相呼应,这方面关注的本身也在赋予着楼盘文化的转变,社区文化、街区生活甚至邻居,都成了这个年代被更多提及的名词。

  “外面人太多,小区里设施很完善,健身、下棋、打牌都可以,玩得很开心。”近年来,社区休闲方式日益丰富,配套设施日渐完备,棋牌室、幼儿园、超市等纷纷走进社区。人们生活其间,乐在其间。

  在采访中,一些市民告诉记者,过去,住什么样的房子那是给你分好了的,大家也只是要求有一套能住的房子。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选择新住房时,不仅仅要求房屋结构、楼层等适合自己,而且更多的人看重住宅小区的综合开发,如:小区配套设施是否齐全、交通是否便利、小区是否安全、教育医疗设施是否齐全等,都在市民选择购买住房的考虑之列。2006年,全市棚户区改造首战告捷。完成拆迁居民544户,4万平方米的回迁楼主体工程已经完成。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强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和宜居环境建设,建设和完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

  只要看一看我们的周围,看一看我们的亲戚朋友家居住面积的变化,看一看自己的家庭居住条件的改善,就可看出百姓买房不仅是买空间,更是买“新的生活方式”。统一规划、环境优美、服务设施配套的“小区”,已经取代“胡同”、老平房。社会化、企业化、专业化的“物业管理”越来越强……老百姓居住环境的改善,无不见证着我市房地产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作者:吕 游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