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来,被血站和采血车的采访深深感动着。说句心里话,不身临其境,无法相信曾经那么令人恐怕躲避的无偿献血,竟然能得到这样的大力支持。
按常理,男同志一次献血400毫升已到限量,每个月都有生理失血的女同志也挽起袖子就献400毫升,这不能不让人颇受触动。更令人感慨的是,每一位献血的人都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更不谈意义说影响,献血对他们平常的就像吃饭睡眠一样简单,仅仅是一种习惯,是生活的一个部分而已。
有人说现代人麻木,没有什么能感动人心了;有人说中国人素质太差,到国外竞给祖宗丢脸。而面对这些无偿献血者,我却看到了感动人心的力量,也感受到了他们朴素、大气、仗义的优秀品质。
什么是素质?什么是情操?什么是高尚?我觉得这种积极主动的无偿献血行为,就是一种高尚。
不问得失、不求回报、不图功利、不爱虚名,说到高尚,我记起另一对让人难忘的夫妻,他们在自家的门市前放了两个打气筒,常年为市民提供免费打气服务。寒来暑往几个春秋过去,打气筒坏了修、修了换,已不知换了几茬,而这一行为却一直没有间断。问及他们的初衷,不过是因为当时毗邻夜市,上门借气管子的人多,为了便民而已。然而他们却谢绝采访,电视报纸的记者没少下功夫,却没有一人将此事见诸媒体。为啥,是出于对高尚的尊重,是出于对真正默默为民做点好事的人的由衷敬佩。
也曾经有人认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所谓无利不起大早。然而当每个人听说了这样的故事,当每个人看到了这样的行为,有那种狭隘想法的人是否会被彻底感动,幡然改变呢?
让每个人都加入无偿献血行列不太可能,让每个家庭都义务提供打气筒也不太现实,但如果每个人在利益得失面前,都能学一学他们的境界,让自己的言行也高尚起来,那么这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