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政经新闻 正文
精心培育引导[3-22]
http://heihe.dbw.cn   2007-03-22 09:38:09

  爱辉区把培育新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作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积极引导、重点扶持、配套联动,使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迅速发展。目前,全区已经形成政府引领型、科技依靠型、“能人”领办型、企业带动型、“两委”促进型、产销协作型、市场集散型等7种模式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46个,带动区内外农户1.5万户,业务范围涵盖农林牧渔等各个产业,服务领域涉及到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去年,累计为农民增加收入2800万元,入社入户农民户均增收1867元。

  这个区注重围绕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土地集约化经营、农产品营销等,精心培育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引导特色农业种养大户做发起人,先后成立了亚麻、白瓜子、芸豆、无公害蔬菜等6个种植业协会;奶牛、貉子、肉牛等各类畜禽和特色品种养殖协会4个。依托爱辉山珍、天丝亚麻、鹿源春酒业等大中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吸引基地农户参与,成立了山野菜、马铃薯、乳制品等龙头牵动型的经济合作组织9个。该区积极引导拥有大型农机具的村屯,通过村集体或农机大户牵头,采取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组建农机股份合作社。目前已有北三家子、爱辉村、坤站村等合作社及农机联合体20个。同时,他们通过组织农产品经销公司、贩运大户牵头,组建农产品营销经济合作组织,依托合作组织建市场、育市场、找市场,促进农产品销售顺畅。目前全区已经成立了农产品种植销售、畜产品交易、兄弟集团等农产品经销经济合作组织7个。

  如何发挥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牵动作用,提升全区农业生产组织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使全区农村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爱辉区从农村实际出发,强化了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服务、引导、纽带和科技普及作用。

  强化服务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济合作组织通过规模经营,优化资源配置,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了农业的产业效益;通过统一采购生产资料,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统一销售农产品,提高了销售收入,从而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06年,在新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拉动下,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3.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350元,同比增长3.5%。

  强化引导作用,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市场调查,发布市场信息,解决农民“不想调”的问题;拿回订单让农民放心种地和养殖,解决了农民“不敢调”的问题;通过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解决了农民“不会调”的问题。该区芸豆协会适时引导农民发展生产,到2006年已发展会员1500户,基地达到6.8万亩,农民增收近480万元。

  强化纽带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经济合作组织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将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结起来,龙头企业借助经济合作组织与农户建立紧密经济联系和利益分配关系,形成了“公司+经济合作组织+农户”的发展格局。全区大豆、杂豆、亚麻、马铃薯、养牛等优势产业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产加销一体化产业链。2006年,全区订单农业面积达到50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41%;订单养殖畜禽7.6万头只,占全区畜禽饲养量的40%;带动农户9800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61%。

  强化科技普及作用,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通过经济合作组织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严格按照标准化的生产操作组织农民生产,提高了全区农民的标准化水平。北三家子农机合作社采取农民自愿“带田入股”的方式进行土地集约化经营,通过使用大型农机具和统一生产技术标准,该村农业生产标准化率已提高到98%,且实现土地年均增效16万元。

作者:王 海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