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中国年”活动即将正式拉开帷幕之际,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议员、俄前驻华大使罗高寿日前在莫斯科接受了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记者的联合采访。罗高寿说:“俄中两国领导人作出的互办‘国家年’的决定非常英明”,对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以及未来友好合作非常有益,希望俄中两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刚刚度过75岁生日的罗高寿精神矍铄,他在联邦委员会的一间会议室内热情地接待了记者。罗高寿说,互办“国家年”活动在俄中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实践证明,这个活动是非常成功和有益的。
罗高寿说,去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活动大大促进了两国在各领域的交流,特别是经贸领域的交流。他说,俄中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不仅在两国边境地区深入发展,而且还扩大到了中国的中部、南部和西部等地区。例如广东省、上海市等地过去与俄罗斯的贸易交流很少,现在仅广东省与俄罗斯的年贸易额就有30多亿美元。去年俄罗斯有60多个联邦主体行政长官访问了中国,双方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去年俄中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达到了新的高度,取得了创纪录的成就,双边贸易额超过340亿美元。2010年两国的贸易目标是600亿至800亿美元,相信达到这一目标是完全可能的。罗高寿说,去年两国高层往来进一步加强,双方政府、议会等部门间高层接触频繁。现在俄罗斯外交部几乎每个部门都有与中国同行进行交流或接触的计划。
他说,在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活动大大提高了俄罗斯人对中国的兴趣。俄罗斯人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历史等非常感兴趣。去年俄罗斯人去中国旅游的人数急剧增加。罗高寿说,总体来讲,中国人和俄罗斯人在彼此增加好感。他表示希望中方给俄方提供更多的旅游信息,让更多的俄罗斯人到中国旅游。
关于中俄经贸领域的合作前景,罗高寿说,俄中两国应当在高科技领域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双方在这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俄罗斯将在运输、航天等领域与中国开展合作。俄罗斯还准备与中国加强电力领域的合作。去年俄中两国在大型合作项目上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在圣彼得堡兴建由中方投资的“波罗的海明珠”大型综合社区,以及在莫斯科建设“华铭园”大型商务中心等。俄罗斯十分重视中国在开发经济特区方面的经验,并将继续研究和借鉴中国在经济领域的有益经验。罗高寿在中国共生活、工作了20多年,见证了中苏、中俄关系的不同发展时期。他是个地道的中国通。他会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话,酷爱京剧,还喜欢用钢琴弹奏中国民歌。谈到他的家庭,他说,学习中文和选择与中国有关的工作是他的“家庭传统”。罗高寿的女儿曾是国际文传电讯社驻中国的记者,现在俄罗斯石油公司驻中国分公司工作。学习中文的孙子正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