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山河农场老年人省吃俭用的老观念正悄然改变,不少老人开始青睐“享受”型养老生活方式,为自己打造一个“金色晚年”。
“北雁”南飞
为躲过到来的寒冬,退休前在六区当党支部书记的吕军就在女儿生活的山东淄博买了房子,深秋时节,他就和老伴商量好了,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山东过冬,等天气转暖再返回来。老吕说:“东北冬季漫长寒冷,室外色彩单调,南方则花红草绿,让人心情舒爽。”往年一到冬天就被哮喘病困扰的老伴也说:“今年我可不再担心犯老毛病了”。农场相当多的年轻人也把支持、资助父母到南方过冬作为一种尽孝之举。
健身乐逍遥
81岁的离休干部李文选身体棒、吃饭香,他连续五年参加了国家举办的老年万米长跑比赛,拿了13块奖牌。老人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有个好身体才能更好的享受晚年。现在农场有活动中心和健身广场,老人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跳健身操、交际舞都有场地。活动室隔三差五就开展台球、乒乓球、棋类等活动。每年春节、老年节还将老人们“聚堆”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老人们打羽毛球、跳绳、扭秧歌、抖空竹等户外健身活动成了时尚。
住 公 寓
俗话说“养儿防老”,“儿孙绕膝”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但现在,到农场老年公寓养老也不是啥砢碜事,不少老人主动要求“入托”。“不是没儿没女才入住公寓,我来这就是为了解放我的儿孙们,让他们安心工作、读书”,77岁的梁道科老人观念超前。74岁的王光人在农场创办老人公寓也挺有胆略,他将多年的积蓄40万元全掏出来在住宅新区购下了一幢面积300平方米上下层的别墅,能容纳20位老人,里面装修了单间、双人间、还有四人间。出了门,就是长廊、绿地和花园。公寓的床费,每人每天只收5元钱,62岁的付玉芹老人家住管理区,农忙时孩子就将母亲送到公寓,看到老人们在公寓里快乐的生活,不少老头老太太也下决心做孩子们的工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