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各地科学安排好今年的农业生产,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我市气象部门在短期气候预测的基础上,对2007年作物生长季内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与预测。结果显示:今年发生春旱、夏季阶段性低温冷害的可能性较大;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降水、气温等基本气象要素波动幅度较大,局地气象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率超乎从前。因此,气象部门建议各地要强化防灾抗灾意识,提高抵御自然风险能力。
从去年秋季以来,我市降水持续偏少,全市秋季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少37%。冬季总降水量呈北多南少分布,北部地区降雪量比常年多4成到1倍;北安和五大连池的降雪量比常年少4成左右,积雪较薄,对保墒不利。另外,今年出现了明显的暖冬。1月份全市平均气温平均比常年高6.2℃,突破了历史纪录,对于防止土壤中的病虫菌源越冬以及减少水分散失十分不利。
据市气象台预测:今年春播期到初夏各地将出现旱象,特别是大田播种后期,旱情将有所加剧;5月份将出现阶段性低温,终霜比常年略晚,对大田作物种子萌发不利,一些大田地块可能出现“粉子”或“炕种”现象。
有关农业气象专家认为:今年作物生长季热量略少于常年,且春播期和盛夏有明显低温时段,局地可能还会发生冷害,对作物的出苗和生长发育不利。建议各地种植适合当地积温带的作物品种,不要越区种植,并做好全年促早熟的工作。另外,考虑今年春、夏将有干旱发生,建议各地及早做好抗旱及人工增雨准备工作,相关生产部门抓住时机抢墒播种;春播之后要注意镇压保墒,秋翻地要提前耙压;春播过程中土壤要尽量减少翻动,以防止散墒。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形成,今年我市干旱灾害和雹灾发生的面积将多于往年,各地一定要提前做好人工影响天气的准备工作,同时不断扩大防护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