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3岁的张学志,纯朴、智慧、憨厚、思维敏捷。1977年建厂时就在啤酒厂工作,当过工人、班组长、车间主任、副厂长。市场经济的浪潮打破了酒类专卖和区域性保护的壁垒,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市场竞争异常激烈。2000年企业为求生存谋发展,实行了资产重组,他出任嫩江冰花啤酒有限公司董事长。然而,困扰他的是制约企业生存发展的结症是生产规模小、市场竞争能力差。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思维理念和发展模式?
看着眼前熟悉的厂区,他清醒地认识到必须用发展理念决定企业的发展模式,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有了明确的目标,他踏上了南下考察之路,足迹遍及上海、江苏、山东、浙江。通过考察,张学志的心被震撼了,他看到了啤酒行业优胜劣汰竞争的残酷性,更坚定了“打绿色牌,走环保路”的决心。他从此一心扑到事业上,一干就是6个春夏秋冬。
向绿色环保工程要效益
张学志的绿色环保工程最初是以啤酒产品开始的,众所周知,酿酒行业的水质是一个重要的关键,他受四十里河林场和毗邻的长福镇打出矿泉水井的启发,多次到国土、环保、水改部门寻找资料,请教专家,择点打了两口100米深的水井,提取水样多次经省权威部门检验,多项指标均达到矿泉水标准,并含有人体健康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结合引进的雪花啤酒生产技术,产品清澈透明,入口绵润,创建了绿色品牌。在此基础上,他又上了一套纯净水生产线,拓展了新产品领域。市场的瞬息万变,哈啤、三星、青岛、巴达罕啤酒的冲击波严重地影响企业的生存,向管理和规模要效益成为当时企业发展的主题。但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要发展就必须环保先行。公司经过技术改造后啤酒年生产能力达到2万吨,年排污水按现有生产水平2.2~3万吨,主要污染因子为COD,每年都要经过喇嘛河排入嫩江流入松花江水系。为解决这个问题,2001年他决定筹集120万元在黑河市第一家投资建设环保基础工程。当时企业生产不景气,职工普遍有反映,领导班子内部思想也不统一,他积极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观看环境警示教育片,开展“保护母亲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倡导绿色文明,创建绿色家园”活动,统一干群思想,增强企业环保意识,真正树立起科学发展观。
以此为契机,公司成立了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坚持生产调度会定期研究环保工作,形成了企业环保长效机制。他考察了上海、黑龙江、辽宁的污水处理设备生产企业,在项目前期实行绿色招商、竞价投标,最后选定产品质量稳定、售后服务便捷优良的齐齐哈尔市国瑞环保有限公司生产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为节省项目资金,他动员公司职工自己动手完成工程土方基础建设,当时正赶上雨季施工,连降大雨造成工程严重塌方,几百平方米的基础工程平均水深达5米多,大量的积水急需排放,他亲临一线指挥,三天三夜和工人摸爬滚打在一起,动用了橡皮艇和多台大功率抽水机,保证了基础工程如期完成。在设备安装阶段,嫩江境内只有20吨吊车,臂长和起重量均达不到施工要求,他积极多方联系,争取了大庆大型吊车的支援,实现一次吊装成功,经过安装调试,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实现了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为提高环保人员的技能,他重视加强环保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学习,熟练掌握环保业务知识和各项监测技能。建立了环保治理排放台账,绿色档案和相应规章制度,使企业的环保工作步入了有序发展的轨道。
为了实现企业生产过程中环保的“一控双达标”,他针对啤酒生产企业耗煤大户的特点,着力解决烟囱粉尘排放的问题,在1996年安装1台烟囱除尘器的基础上,2004~2005年又投资30万元安装2台除尘器,使烟囱排放的粉尘林格曼黑度指数达到1级,排放质量明显提高,使企业环境呈现出碧水蓝天可喜景象。
建立清洁生产型和循环经济型企业的探索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呼唤着企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求得自身的发展,面对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张学志考虑的更深、更远。当今世界能源问题尤为突出,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的开发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方向,在他脑海里逐渐形成了企业新的发展思路。
要打破产品单一发展模式,就要用科学技术为企业插上金翅膀,走多元化发展道路。2006年经过反复考察论证,他多方筹集资金2600万元,投资兴建了嫩江冰花玉米蛋白饲料有限公司,形成年加工玉米3.5万吨生产工业酒精(乙醇)1万吨饲料1万吨的生产能力,乙醇作为石油的部分替代品,为国家的新能源建设作出了贡献。酒精工业是污染严重产业,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主要是蒸馏塔排出的酒糟和生产废水,每生产1吨玉米酒精需要排放10~13吨酒糟,按现有生产量,每天都要排放酒糟上百吨。按传统方式酒糟只作为家畜的饲料,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少,他不满足于现状,积极发展清洁生产型和循环经济型产业,走出去攀高结贵,产学研相结合,聘请山东省青岛环保设计院对《饲料废水治理及产生能源“沼气”的利用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把科技作为企业环保经济的助推器。
结合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他与嫩江镇立新村合作,采取厂、村生态共建联动模式,利用国家支持农村发展沼气基金补贴,总投资548万元,(企业自筹329万元,村筹119万元),联合开发《年产3万吨玉米蛋白饲料废水治理及产生能源“沼气”利用项目》,一期工程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23米高的碳钢沼气储存塔1座,日产沼气6~8万立方米,产生经济效益1.8~2.4万元,相当于60~80吨标准煤热值;可用于锅炉燃烧,为企业年节煤1500吨,可满足1.2万户居民用气量,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按照设计方案废水排污量相当于约40万人生活的COD排放量,需要相当于每天5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环保效果十分显著。经过沼气处理的废渣、废液还可以作为有机肥投放农田,整个生产流程实现了原料、废渣、废液的良性循环。目前该项目的土建工程已经完成,可一年内达产达效。
他注重创建绿色企业,坚持创建工作经常化,规模化、制度化,厂区绿化面积达70%,种植了7片草坪,12个花坛,6个品种400多棵果树,呕心沥血地营造花园式工厂,全公司上下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绿色创建氛围,崇尚文明,爱护环境,热爱环境已经蔚然成风,2003年4月经黑龙江省倡导绿色文明建设绿色家园指导委员会检查验收,公司被批准为黑龙江省“绿色企业标兵”。嫩江冰花啤酒有限公司将以崭新的姿态挺然屹立在嫩江东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