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于2月2日做出的授予10名同志为全省“关爱标兵”的决定中,我市爱辉区年轻民营煤矿经理张明伟榜上有名。
今年才满25周岁的张明伟,从年龄角度说,他应该属于关工委关心的“下一代”中的一员。如今却以其突出的作为,光荣成为全省10名“关爱标兵”之一,被社会各界人士刮目相看,可谓难能可贵。
常言说得好:“人的价值在于奉献”。张明伟所以能够荣获这一殊荣,就是源于他对教育事业的贡献。
张明伟的父母都是西岗子煤矿的普通工人。他子承父业,步入青年时期之后,他投身于煤炭采掘之中。通过几年的艰苦创业,使所开采的小煤窑在为社会提供煤炭的同时,自己也取得了相应的经济效益。
一个生产企业经营者如愿获得利润积累之后,除了用于扩大再生产之外还做什么?张明伟同许多开明企业家一样,热心起公益事业。这与他父亲的一次助学所为给他的启示有很大关系。
1997年,他父亲张彬得知一个考上南京一所大学的学生,因为家庭贫困交不上学费,全家人一筹莫展的事之后,毅然捐助了1万元相助,使其有了一个全新的人生。这位学子毕业留在南京工作之后,不忘当年助学扶贫之恩,给张明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幼热爱学习,但未能受到高等教育的张明伟,怀着对贫困学生的同情和对“科技兴国”的责任感;也为自己先富之后,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爱辉区委、区政府对自己创业的支持,视助教为己任,连年为教育事业捐资相助。去年元月,区委、区政府为表彰他对区财政所作的突出贡献,奖给了他5万元人民币。张明伟分文未留,把奖金全部捐献给了区贫困生助学基金会。
西岗子镇中学校舍,是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二层小楼,由于年久失修,墙体断裂,被有关部门确定为危房,不能再用,学生们只好挤到一栋破旧平房里上课。何时能有一所新教学楼,成为全校师生和学生家长的共同企盼。回家过春节的张明伟听说这件事后,便向父亲核实。父亲说:“是这么回事,学校已经张罗两三年盖新教学楼了,没间断申请改造资金,可到如今距盖新楼所需资金还差几十万元。”
张明伟经过几天思索,暗暗做出为西岗子中学捐款50万元用于盖教学楼的打算。可向父母提出来之后,起初未能得到支持。“你开矿刚刚见点效益,还得继续往里边投入,哪有那么多钱捐出去?再说咱是个私营小企业,也用不着捐这么多钱影响咱们矿的发展呀”母亲首先反对。
他的父亲倒还支持儿子的做法,但觉得捐50万对他们的小煤窑来说,额度太大,主张少捐一些,尽尽心意就行了。“50万元对我们说来确实不是个小数目。但如果捐少了,对于新建校舍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我想帮人帮到底,帮西岗子中学把教学楼盖起来,也算我们对家乡做出一份贡献。钱慢慢还能挣,可孩子们上学的事不能耽误呀”张明伟这样向父母宣传自己的想法。
张明伟的一席话还真打动了父母的心,很快都成为他的支持者,并立即行动,把第一笔捐款20万元拨入西岗子中学建校账户。张明伟的捐款有如及时雨,使西岗子中学教学楼改造工程于当年春天如愿破土动工,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全校师生如愿以偿地在宽敞明亮的新楼里办公和读书。
张明伟以自己的慷慨付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区教育局的由衷赞许。可低调的他总是说:“关心下一代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会继续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言而有信的张明伟说到做到。为赴省城出席省关工委表彰大会,于1月末来到黑河市区的张明伟,当得知区里为奖励他在2006年对财政工作的贡献,又奖励他2.5万元后,立刻表态:全部捐献。
省级“关爱标兵”张明伟,支持教育事业的实际行动,感动了爱辉区、感动了黑河,也感动了黑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