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强县兴市、强县富民为目标,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统筹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善始善终抓好规划试点、示范延伸、扩面提高三个阶段工作,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目标。
落实惠农富民政策,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将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基础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业,政府征用土地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农民。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坚定实施“主辅换位”战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坚持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在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园区、物流中心和农民培训基地建设上取得较大进展,使北安—五大连池—嫩江现代农业产业带初具规模。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村电网、路网、信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网进农户工程,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引导具备条件的各县(市、区)不断深化场县共建,实现合作层次由农业合作向工业合作延伸,合作内容由资产合作向资本合作延伸,合作领域由经济合作向全方位合作延伸。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简政放权,强化服务,尽快扶强扶壮县域经济,争取一至两个县进入全省强县行列,县域经济总量在全省位居中游。
坚持市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统一各地的优惠政策、统一对外招商口径,按照产业分工加强合作,共同利用好口岸优势、自然资源和产业平台,在更大领域、更高层次上扩张和提升县域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