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黑河历史文化资源 正文
特殊“母子”的特别情感
http://heihe.dbw.cn   2007-01-12 10:53:35

  俄罗斯男孩中国就学,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是像妈妈一样的老师付出劳动、心血,用一腔母爱换来了———特殊“母子”的特别情感

  从生疏到熟悉,从排斥到亲近,这是一对形同母子的特殊师生,四个月的相处过后,一天,这个中俄混血的顽皮小男孩,拉着老师的手亲切地叫着妈妈,使没有心理准备的老师,激动地将男孩抱在怀里。

  缘分让我们相识

  今年10岁的男孩叫王卓伲,他的父亲是中国商人,母亲是俄罗斯人,在王卓伲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小卓伲归父亲抚养,为了照顾生意,小卓伲独自一人与保姆在俄布市生活。

  在俄布市上小学二年级的小卓伲,由于父母都不在身边,变得有些粗野。为了能让卓伲健康成长,2006年4月,父亲将卓伲带到黑河。一直生活在俄罗斯的小卓伲,汉语一点不懂,入学黑河市第二小学二年级后上课如同鸭子听雷,无法与老师和同学们沟通。学习显得非常吃力,学校在得到他父亲的同意后,小卓伲到幼儿班学习,聪明的卓伲通过两个月的学习,掌握了用汉语简单的对话。

  6月份,俄罗斯杜马代表团来我市访问,小卓伲担任小翻译,二小教师王淑珍也在其中担任接待工作,王淑珍时不时地用俄语亲切地与小卓伲对话,这一切让接卓伲回家的父亲看到,于是他诚恳请求王淑珍担任小卓伲的家教。于是王淑珍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将小卓伲带回了家。

  坦诚让我们融洽

  小卓伲来到家里后,王淑珍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卓伲的生活习惯,完全是地道道的俄罗斯模式,因此,王淑珍从细节上着手,慢慢说教,特别是饮食方面,王淑珍每天都不厌其烦地做卓伲喜爱吃的饭菜。

  为了让卓伲能尽快适应这里的生活,王淑珍待他如同自己的儿子,双休日不但带着他上街购物,还经常带他走亲戚,小卓伲很快喜欢上了这个家以及每个家庭成员。

  去年9月份,小卓伲成为黑河市第二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王淑珍在家里为卓伲补习文化课,每次先用俄语说明所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再用汉语慢慢教。开始时王淑珍感觉很疲惫,嘴里也烂了,她真想放弃,每当可爱的卓伲问这问那时,王淑珍又被孩子的求知欲深深感动,她又将苦与累抛向脑后。

  特别是当卓伲学到妈妈两个字时,小卓伲偷偷地掉着泪。王淑珍看到幼小的心灵渴望亲情,她利用这一点引导卓伲的学习兴趣,从那以后,卓伲真的变了个人似的,懂得谦让,也愿意学习了。

  亲近让我们快乐

  经过4个多月的相处,卓伲对王淑珍更加亲近,每天上学、放学,小卓伲总是牵着王淑珍的手出出进进,一次她不解地问卓伲,你这么大了为什么还要牵着手,卓伲自豪地告诉王淑珍,别人的孩子家长只能送到学校门口,我是老师的儿子,只有我才能跟老师一起走进教学大楼。

  卓伲一天天快乐地成长,王淑珍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为了卓伲将来当个翻译的志向,王淑珍从不反对卓伲看电视专门看俄罗斯台,看课外书,都是俄文版的漫画、文学等书籍。卓伲是个好动的孩子,他的爱好也非常广泛,绘画、唱歌、游泳都很好,王淑珍经常抓住时机,让卓伲参加学校组织的美术、唱歌一些活动,展示他的艺术天赋。

  通过学习汉语,卓伲现在与周围的人交流容易多了,现如今的卓伲跟老师和同学相处也非常融洽,他的班主任周老师对他也是宠爱有加,卓伲每天快乐的像只小燕子。

  每次卓伲提出各种各样想不到的问题,王淑珍都能给予满意的回答。卓伲觉得在这个家里生活很快乐,他曾对王淑珍说,我要在你家呆100年。这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孩子对王淑珍的认可。

  这对特殊的“母子”每天都牵手在爱的阳光里。

作者:宋玉珠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