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在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的发展目标下,我市与俄阿州各领域交往不断延伸,特别是“两国一城”战略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各类经济技术合作全面铺开,文化教育交流日益频繁。我市对俄合作和交往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发展。
加强对俄项目建设
我市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与俄布市共同携手,用对俄项目建设促进两地经济共同快速发展。随着黑河跻身“2006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排行榜,我市“通道、平台、引联、基地、中介”作用日益明显,成为对俄经贸合作的最佳平台。
去年,预计总投资22亿元的中俄直流背靠背工程落户黑河。该项目已经被确定为国家“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工程,成为中俄两国合作项目的标志性工程。
为了推进中俄双方能源合作,实现资源互补,我市与俄阿州签订了石油综合体项目的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估算为3.23亿美元。目前,俄方已完成了该项目的征地工作,并开始进行工程勘测;中方境内储运站和进场道路工程的土地平整工作也已完成。
为了共同开发俄磷灰石矿,市政府与俄阿州行政公署就合作勘探开发俄阿州境内磷灰石矿达成协议,现项目申请报告和环评报告已编制完成。
俄木材资源丰富,我市木材加工企业纷纷进入俄罗斯投资兴业。目前,我市在俄阿州从事森林采伐、木材加工,年产值超500万元的企业已发展到6家,年采伐量达到40万立方米,加工板材2万立方米。好运木业有限公司在俄阿州从事森林采伐已达八年,平均年产值近2亿元人民币。为提高木材的利用率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该公司规划建设年生产能力达30万立方米制材、180万平方米贴面中密度纤维板、家具10万件的木材综合加工区,现已编制完成可行性报告。
拓展科技文化交流
我市积极加强与俄布市之间的科技、教育、文化交流和合作,使“两国一城”理念渗透到两地人民生活的各个层面。
黑河学院与俄罗斯十几所高校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走出国门与俄高校联合办学,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中俄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单位。他们与布市国立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中俄德语言教学教法”等国际学术研讨会,成立了俄罗斯问题研究所、中俄比较教育研究所、黑龙江流域历史与文化研究所,实现了中俄两国科研合作和研究方向的对接,两地互聘专家、互派教师,使科研合作、学术交流进一步加深。
两地联合开展了内容丰富多彩的演出和文化交流活动。中国艺术家带着俄罗斯风情摄影图片赴俄布市和赖市进行巡展,俄罗斯儿童画在黑河进行回访展览;黑河人民艺术剧院组织俄阿州音乐团演员赴全国各地进行了为期3个半月的巡回演出;俄阿州艺术学校师生到黑河艺术学校进行教学演出,俄罗斯大学生艺术团赴四川成都参加第三届中俄大学生艺术节,黑河艺校师生应邀赴俄阿州艺术学校进行回访交流。同时,俄艺术家积极参与到我国的传统节日和重大活动演出中,俄罗斯演员在北安、五大连池、孙吴的春节联欢晚会和五大连池市举办的“饮水节”等文艺汇演中的出色表现,使两地文化交流活动得到进一步延伸。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俄罗斯艺术团体参加我市传统节日和重大活动演出达50余场。
推进对俄农业开发
我市立足区位优势,把对俄农业开发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同俄阿州政府及各部门进行协调,与俄相关企业进行项目对接,不断开创外向型农业发展新局面。
市农委多次与俄阿州农工厅磋商,研究享受俄农业支持政策和在俄农业开发的优惠政策。爱辉区、逊克县、嫩江县和北安市加快境内出口基地建设,对俄蔬菜出口基地规模已达到8万亩;爱辉区北方种业、宇鑫公司、龙洋公司等对俄开发主体,在俄阿州布市的5个区进行土地开发;黑河市博盛公司投资800多万元,与俄签订了9万亩土地承包合同,过境机械设备达36台套;逊克县财源公司新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对境外科技园区进行了扩建。目前,境外农业开发已由单一种植大豆、蔬菜向养殖业和加工业方向发展。逊克县的两家企业在俄投资兴建了千头养猪场,爱辉区一企业在俄布市建设了日加工能力20吨的豆油加工厂,逊克县引进浙江省企业在俄米区建设一座鱿鱼丝加工厂。
我市还加大了对俄农业机械的劳务输出,现过境农业机械已达760多台件。
截至目前,全市外向型农业境外总种植面积达到50多万亩,境外开发地点已由俄阿州的布市、伊区、米区、康区、白山市,发展到哈马斯共和国、阿巴坎、莫斯科、嘎什诺夫卡、千年胡路干、阿尔哈拉等多个地区。全市对俄农业开发的企业已达到20多家,投入的资金和设备达3000多万元,共建设温室60多栋、大棚400多栋,整地面积9.24万亩,对俄输出劳务4000多人,人均劳务收入可达8000~12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