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政经新闻 正文
幸福乡建设新农村纪实
http://heihe.dbw.cn   2006-12-25 09:15:17

  幸福乡是爱辉区最大的乡镇,总面积179.24平方公里,人口1.8万人,有10个行政村,人均耕地4.5亩。2005年12月,这个乡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成立,就面对着遗留问题,怎样带领群众奔小康?新班子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在深入调查走访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新班子提出了依托优势,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解决遗留问题为突破口,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行动,一年一大步、三年上台阶的总体工作思路,决心从根本上改变幸福乡的面貌,让农民得到实惠,让新农村建设在这里开花结果。

  一年来,他们采取超常规措施,创造性开展工作,使幸福乡在社会稳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幸福乡曾是全区乃至全市出名的“上访乡”。新班子认为,群众上访主要原因在于有关人员在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中存在偏差,使群众不满意、有怨气,又投诉无门。乡党委从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入手,深入村屯了解情况,做耐心的思想工作,积极解决实际问题,把矛盾解决在基层。今年全乡上访案件明显减少,比上年同期下降了90%,一举摘掉了上访重点乡镇的帽子。

  “问题不处理,老百姓自然要上访;问题不解决,老百姓自然要告状。”乡党委决定制定新的信访制度,像对待亲人、朋友一样富有耐心和情感,把上访户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办。他们提出了解决群众来信来访的原则:热情接待,克服冷硬态度,不摆架子;耐心听取信访人陈述,做好记录,克服高高在上、漠不关心态度;本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解决处理信访问题,克服急躁情绪和主观臆断态度;摸透来访者的目的要求认真听取,耐心解释,克服敷衍塞责态度;经常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利益上考虑问题,克服对立态度;熟悉业务,掌握政策,耐心疏导,克服官僚主义态度;坚持接待首次负责制,属于纪检监察部门业务范围的事不推诿,不属于纪检监察部门业务范围的事,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处理,追踪问效,负责到底。不分节假日,不分正常上班还是业余只要群众上访领导必须接待。同时,他们努力变上访为下访,乡领导经常主动找信访人谈心谈话,到家里走访,了解情况,用积极的工作态度赢得信访人的信任。

  党委一班人和村干部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群众来访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他们发现自己反映的情况无人问津,信访就会变成走访,走访会变成上访,上访将演化成越级、集体上访。

  为解决这一问题,幸福乡党委书记、乡长亲自牵头,实行了领导“包案”制度。他们坚持“三不四疏导”原则,不回避矛盾,不压抑群众,不走过场,把突出矛盾转化为平缓有序,同时,结合上访事件的特征,对苗头性矛盾掌握预兆,及时疏导;对倾向性矛盾,掌握要害,针对疏导对突出性矛盾,掌握火候,认真疏导。在这种工作模式下,面对着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遗留问题,乡党委一班人总是坚持认真听、认真记,扎实调查取证并组织研究解决的途径和方法,用真心温暖上访群众,用真意处理上访问题,而上访群众听到领导一句“这件事包在我身上了”,往往都会满意而去,因为他们看到了,乡领导确实雷厉风行,在扎扎实实为他们办事、解难。

  幸福乡党委班子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开展讲政治、讲团结、讲奉献、讲稳定的“四讲”活动和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四百”活动,党委成员主动上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真心实意为百姓办实事。

  他们还创新工作方法,包村包案到人,从根本上消除不稳定因素。乡党委、政府严格执行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凡是出现大规模群众上访造成严重后果的,是谁的责任就处理谁,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没有情面可讲。这一招有效地防止了对个别“老大难”包案不力的现象。同时,这个乡还形成了主动抓稳定大格局,变事后稳定为事前稳定,变上访为下访的新工作机制,解决了许多群众关注和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使一大批基层矛盾很快得到化解。

  之路村部分村民的耕地,因遭某单位废水污染,近百亩农田严重减产。面对百姓的利益受到损失,乡里了解情况后,主动与有关单位反复协商,据理力争,最终争取到4万元的补偿费,最大限度保护了群众的利益。新生活村因征地出现了土地权属不清的问题,原两个小队的上百户村民纠缠不清,几年来,多次到市、区上访,市、区有关职能部门派工作组去解决此事但没有结果。为解决此问题,乡主要领导挨家挨户进行走访,与村班子多次研究解决办法,两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征求意见,最后圆满解决了此问题。

  福乡新一届领导班子坚持“以稳定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的工作方针,身先士卒、率先垂范,长期工作在第一线,通过办实事激发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为了了解农民的心声,他们组织发放调查问卷5000份,梳理出群众热切期盼解决的增收难、行路难、养老难、上学难等问题,提出了为老百姓办好10件大事的工作举措。

  以长发村为试点,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幸福乡党政领导亲自跑项目、落实资金,争取省、市、区及大企业等18个单位对长发屯村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和物资上的赞助,折合人民币75万元,建设村内巷道、改造庭院、绿化村屯。采取政府补贴、引导农民投入等方式,统一设计,对131户房屋进行了立面改造,统一安装喷刷彩色油漆的木栅栏1.5万米,修通村白色水泥路面3公里,极大地改变了村屯面貌。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幸福乡采取现金补助等方式,积极动员、鼓励农民打抗旱井636口,使郊区菜田得到及时灌溉,缓解了旱情,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开展特色养殖,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幸福乡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富余的实际,乡领导班子经过征求意见和充分的考察论证,选择了适合当地地理、气候特点的狐、貉等特色养殖业。乡党委、政府通过采取为养殖达到一定规模自愿组成联合体的农户无偿修建养殖场,给养殖大户协调贷款并给予贴息,对散户和困难户给予现金补助等方式,不断调动广大农户发展特色养殖业的积极性。现已投资20万元在长发屯村建成了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的特色养殖基地,有42户农民融资40余万元成立了联合体入驻基地;为养殖大户协调贷款42.6万元;为散户及贫困户给予补助26万元。现全乡有特色养殖户118户,累计投入资金120万元,养殖貉1006组,3018只并引进了狐狸、貂等高附加值的新品种。

  种植无公害蔬菜,开辟农业发展新思路。乡党委、政府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顺应广大市民对食品安全的需求,适时启动了无公害蔬菜示范园。组织动员农户按照无公害蔬菜种植标准,在长发、小黑河、之路、河南屯村成立了无公害蔬菜示范园区,种植面积达2300亩,种植农户100户。幸福乡无公害蔬菜经商检和质检部门检测后,在早市和东、西市场统一地段、统一摊床、统一标识进行销售,深受广大市民欢迎,填补了黑河市无公害蔬菜的空白,使种植无公害蔬菜的农户每户增收5000元,为来年大面积铺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实施“安心工程”,解决农民后顾之忧。为妥善解决农民生活保障问题,保护其合法权益,幸福乡率先在之路村建立农民养老保险,解决他们老有所养的问题。村里共计筹集资金近200万元,为农民实行养老保险,让符合政策的农民每年得到必要的养老金。他们还积极争取政策上的扶持,首开先例,鼓励、引导新生活村投资2500万元兴建了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的农民集资楼,将使270户农户搬进集资楼,彻底改善住房条件。

  利用地缘优势,组织富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幸福乡充分利用口岸城市的优势,鼓励、组织农民赴俄劳务输出。今年向省内外转移劳动力2676人,增加收入930万元,其中赴俄罗斯劳务输出293人。劳动力转移比去年同期增加30%,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36%,多渠道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招商引资,富裕农民。幸福乡发挥地缘和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今年初,他们成立项目招商办公室,认真研究省、市、区重点扶持的产业及相关政策,深入村屯调查摸底,对各村的闲置空地进行统计调查,对有发展潜力的项目进行可研规划和包装,建立项目库,筛选出可行性项目18个,为招商引资做好基础性工作。周到细致的前期工作,吸引了21家客商来咨询招商项目,其中有5家达成合作意向,实现招商引资610万元。其中,长发屯村利用废弃大坑兴建旅游度假村、高地营子村利用闲置教学楼吸引客商投资建设面粉厂等项目,都备受关注。

  改善农村道路,实施“畅通工程”。要想富先修路,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幸福乡采取多种渠道筹措资金300余万元,对长发屯、小黑河、高地营子、稗子沟、下二公、上二公、之路村新区七个村的主路和巷道进行了改造,总共修建白色路面15公里,农田道35公里,部分村屯村内道路白色路面达到80%以上。白色水泥路面的升级使7个村屯12000人受益。现在,百姓一出家门,脚下是清一色的白色路面,整洁、干净、通畅。

  加快水源改造,让农民喝上放心水。由于历史原因,幸福乡几千户居民每天只能吃地表水,饮水安全始终无法保证,农民叫苦连天。乡党委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们顶住压力,克服困难,乡、村两级筹集资金600万元,农民自筹资金200万元,为全乡8个没有自来水的村屯,全部安装了自来水,保证了村民的饮水安全,彻底解决了农民吃水难的问题。村民们激动地说,这水是真正的“幸福水”,惠及子孙后代啊!

  集中办学,为农村孩子成材创造条件。幸福乡幸福中心学校下属9所村办小学,多为危房,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维修,各学校更是由于学生数量较少,一些课程无法开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为了让幸福乡的孩子们与城市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接受现代化的教育,乡领导经过多方面考察论证,在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采取资产置换的办法,争取到市政府减免1500多万元的扶持政策,合理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了小学的集中办学和明年中学的校址新建。小学在今年9月集中办学后,学生数量达726人,住宿生多达662人,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有道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幸福乡党委、政府一班人以“发展为核心”的工作方针,以“农民儿子”的心思,一心扑在工作上,赢得了百姓的认可,受到了百姓的称赞。如今的幸福乡,一张张笑脸替换了上访的酸楚,一面面锦旗绣画的是百姓的真诚。幸福乡领导集体用自己的工作印证了上任初立下的誓言:“群众最难、最盼、最忧的事,就是最需要我管的事”!他们用制度、举措的创新,用谋划、落实的周密,用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努力,带领父老乡亲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铺就了一条越走越宽广的幸福之路……

作者:赵成坤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