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拾荒母亲和她的出色儿女
http://heihe.dbw.cn   2006-12-22 10:18:11

  这是一次特殊的采访。

  四个小时的采访过程中,我们走遍了逊克县大街小巷,光顾了所有的垃圾箱。采访中我们没有眼神的交流,因为她始终不停地搜索着街边、旮旯的纸壳和空塑料瓶。即使说到痛处,这位坚强的母亲也只是背对着记者偷偷地抹去眼泪。一下午的时间,身高只有一米五的陈丽花肩扛着与她身高同比的破丝袋子,显得特别有力,这是一股来自心底的精神力量,因为她深知,她的肩膀上扛着的是女儿牟燕、儿子牟群的未来。

  历经磨难坚强的毅力支撑着她没有倒下

  陈丽花家原来住在逊克农场,后搬到逊克县边疆镇东山村。丈夫由于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又没地,一家人根本没有生活来源。

  上世纪90年代,上山挖药材比较挣钱,陈丽花跟着村里十多个人坐手扶拖拉机上山挖药材,在回来的路上,由于车速太快,满满的一车人被扣进了十多米深的深沟里,极度劳累的陈丽花被扣在了中草药底下,那一次,她的腰骨被砸伤了,因为没钱治,只好吃点止疼药应付了事,时间长了,落下了腰疼病。

  2000年春节前,为了多捡些废品换点钱过年,背着一袋子废品的陈丽花仰头摔在了地上,手被压在了身子底下,小臂摔断了,为了省钱,她从农贸市场托着肿得像萝卜似的手臂跑到了医院,总算是把胳膊接好了,没钱买药,坚强的母亲硬是挺了过来。

  2003年她去街里卖香瓜又被一辆三轮车撞了,经检查,身体多处受伤,住了一个月院,身体明显不如从前。三次较重的摔伤给这位贫困中的母亲带来了极大的生活困难,可是,这个家每时每刻都需要钱,在她的脑海里,每天想着的是多捡些废品,多卖些钱,完成孩子上学的费用。

  人穷不能志短儿女在母亲身上学会了做人

  陈丽花虽然是一位不识字的农家妇女,但她知道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为了不让孩子再受没文化贫穷的苦,陈丽花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孩子上学,考大学。

  由于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陈丽花带着孩子靠平时卖点小葱、上山挖草药、割地、打零工维持。到了牟燕、牟群上中学时,微薄又不固定的收入已满足不了他们的生活基本需求。东山村离逊克县有10多里路,牟群从8岁起就每天骑自行车上下学,中午带馒头在学校吃,为了省点钱,妈妈买最便宜的黑面,带到学校的黑馒头,同学们很是奇怪,懂事的牟群告诉同学,馒头碱大了。

  2001年春节,家里没钱准备年货,懂事的儿子牟群看到瘦弱多病的母亲实在需要营养,便借口对母亲说到同学家玩,一去几个小时没有回来,陈丽花惦记儿子,就出去找,结果在逊克县东山墓地的坟头上发现了儿子的身影,原来儿子发现多数人上坟时都带好多祭品,祭奠后完好无损地摆放在那。为了给妈妈省下点家用钱,也为了给姐姐攒下点学费,他壮着胆子来到坟地捡供品。看到满手满脸漆黑的儿子,陈丽花心如刀割,一把将儿子抱在怀里,失声痛哭,她为孩子的乖巧懂事而高兴,更为自己贫寒的家境而心痛。

  姐弟俩常常帮妈妈捡垃圾,一开始他们怕同学看见笑话,时常手里拿着一本书,遇到熟人和同学就装作看书学习。母亲见此情景就教育他们说:我们凭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这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而且咱不能总靠别人帮助,到任何时候人都要自强自立。应该挺起腰板,理直气壮地去做,这样才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从此牟群手里再也没有了那本“遮羞的道具书”。

  牟燕知道妈妈不易,从不乱花一分钱。学校食堂的菜最便宜的也要七毛钱,为了省钱,她从不去食堂打菜,都是吃从家里带来的咸菜,在同学面前不好意思,就偷偷躲回宿舍吃。母亲每次去看她,回来都心疼得彻夜难眠。但为培养孩子,她狠下心,告诉孩子要勇于面对逆境,克服困难,在艰苦中磨炼意志,在清贫中培养品格,艰难的环境锻炼了儿女,使她们成为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社会关爱帮助母亲托举起儿女未来

  眼看牟群要升高中了,姐姐牟燕上高三,面对两个高中学生,没有固定收入的母亲真的很难!怎么办?不爱求人的母亲硬着头皮找到了一中的薛校长说明情况,学校知道了牟燕和牟群的家庭情况后,老师、同学们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2003年7月,姐姐牟燕不负重望,以高出重点本科录取分数线70分的高分考取了华南理工大学,当全家人都在为牟燕考上大学而高兴的那一刻,牟燕却放声大哭,因为这样的分数完全可以报考清华、北大,而为了保守起见,牟燕失去了上更好的名牌大学的机会。得到录取的消息,妈妈以为,这下可算熬出头了,可是当收到通知书的那一刻,全家都傻眼了,仅学费每年就要5160元,加上住宿费、吃饭、车票等项,入学需交一万多元。对于身无分文的陈丽花,对于这个贫穷的家,这无疑是个天文数字。东山的乡亲们看到牟燕考上了大学都很高兴,姨家的姐姐、还有老乡们凑了7000多元。

  马上开学了,妈妈和牟燕向老师辞行,逊克一中的薛悦华校长把牟燕带到家里,拿出准备好的3000元钱说:“这是给你的,你的优秀和你母亲的坚强感动了我们全家,一定要收下。娘俩激动不已,最后在无法推辞的情况下,拿了1000元钱,转过年的夏天,坚强的陈丽花靠打零工把薛校长的1000块钱还上了。

  自强自立儿女为母亲分忧解愁

  有坚强的母亲就有坚强的女儿。考上大学后,牟燕在校期间边打工边上学,她既是学生会干部,又是优秀共产党员,除了助学贷款,其余的费用都是通过自己打工和一等奖学金5000多元维持,如今她已是华南理工大学本硕连读生了。

  2004年,牟燕、牟群得到关工委领导的支持,把他们与工商局结成帮扶对象。工商局给牟群了一张定期充值饭卡,定期给他打钱,现已故去的姜凤芝局长每年都来看她们母子,送来慰问金,解决了牟群上学吃饭问题。关工委领导还从县交通局要了桌椅板凳,县民政局又给她们买了锅碗瓢盆,老师们捐了衣物等用品。

  2005年,儿子牟群被大连轻工学院录取,目前他也像姐姐一样以优秀的表现成为学校干部,为了减轻母亲负担,课余时间他做家教、干零活养活自己。

  贫穷没有使这个家垮下去,社会的关爱让这个家日渐看到了希望,女儿牟燕明年就要毕业了,有了女儿的帮助,儿子牟群会轻松一些,母亲也会轻松一点,陈丽花说了,我命大,一定会看到儿女们完成学业,女儿也告诉妈妈,我上班挣钱了给你买个属于你自己的房子,不太爱说的儿子,总是把心底里的希望,悄悄地留在心里,等待实现梦想的那一天。

作者:杨玉晶 于淑鸿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