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黑河某部边防巡逻艇大队会晤艇组官兵,时刻把祖国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面对灯红酒绿和各种物质利益的诱惑做到一尘不染,在中俄界江的“黄金通道”上,筑起了一道拒腐防变的坚固堤坝,连续11年被评为先进艇组,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11次、集体一等功1次。
面对灯红酒绿道德航标不偏
黑河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改革开放以来,边境贸易红红火火,游人如织,会晤艇组执勤区域就在中俄两座边境城市的黄金水道上,每当夜幕降临,岸上霓虹闪烁,歌舞厅里音乐诱人。
一次,艇组到俄方会晤停泊时,几个妙龄女郎突然跳到船上邀请战士合影留念,艇长王铁军通过随船翻译对她们说:谢谢你们的好意,我们是中国军人,纪律不允许我们这样做,你们踏上中国船艇已经是非法越境了,请自重。几个女孩只好乖乖下船。
多年来,像这样的情景官兵们不知经历了多少回,但艇组始终把打牢官兵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开展经常性的光荣传统教育,筑牢了官兵们坚不可破的思想堤坝,自觉抵制“灯红酒绿”的诱惑。
物质利益诱惑思想舵盘不摇
会晤艇组是黑龙江上唯一的一艘免检艇,且有自己特殊的航道,全速前进只需三四分钟便可到达对岸。于是,一些不法分子不惜重金买路,挖空心思跟艇组套近乎,企图达到利用军艇走私的目的。一天,黑河有个号称“千万”大款的吴某带着钱找到艇组,并说:只要建立共建关系,你们去饭店吃饭、跳舞的费用我全包,我的朋友办事你们只要给个方便就行,说着就递上了两万元人民币。当时艇组正搞“三区”建设急需资金,面对这么多钱,艇组官兵们还是婉言谢绝了。
2003年6月的一天,黑河一位商人找到当时的会晤艇长胡宇,说他在俄罗斯搞到一批日本产的索尼手机,艇组过境时帮助他捎回来,合作成功后按每部给200元好处费。胡艇长认为,一名党员、一名军人绝不能干走私违法的事,当场拒绝了他。同年7月的一天,黑河某酒店老板找到艇上战士小王说:“我在对岸成交了一批口径枪,你们军艇不受海关检查,只要给捎带回来,事成之后一定重谢。”小王坚决地说:“你认错人了,这样的事给座金山也不能干”事后小王还及时向公安机关报了案。类似这样的事,艇组官兵每年都会遇到很多次,物质利益,从未动摇官兵守卫国门的决心
亲情友情面前意志方向不失
亲情、友情、乡情是割不舍的真情,而对待亲友的一些出格要求,艇组官兵显得有些“绝情”。
随着黑河口岸的开放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一些干部战士的老乡、亲友熟人和领导也纷至沓来,除了联系做买卖、去俄罗斯“一日游”外,都想乘艇游江或看能不能找艇上的熟人帮点什么忙。凡是遇到这种情况,他们都是铁面无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原艇长甘建平是从四川威远入伍的,1995年6月,重庆万县经济代表团一行8人来到黑河投资考察,找到甘艇长说:“看在老乡的面上,只要给我们出一次艇,决不让你吃亏。”说着拿出钱往艇长手里塞,“钱”对于甘艇长来说的确很需要,家中动迁急需2万元,一直没有着落,但面对这有辱使命的钱,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挡了回去。
2004年8月中旬,艇长胡宇的母亲在哥哥嫂子的陪同下,从辽宁来看望他。当一家人来江边散步时,10岁的侄子硬是吵着要坐船。面对老人和孩子的要求,胡艇长耐心地向老人家解释:作为艇长我要模范遵守好部队的纪律,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大家时有说服力。说罢自己掏钱领着家人上了地方的游船。
干部不被亲情左右,艇组战士也一样不徇私情。士官孙雪良的一个同学在黑河做生意找到他,几句寒暄之后,老同学话锋一转说:“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我准备往俄罗斯出口一批运动服,避开海关,从你这里借条道。”小孙听后对同学说:“咱们同学一场,要是别的事我也许能帮上你,违法的事我是绝对帮不了你的,劝你也不要干这种违法的事……”这位同学看他态度坚决,只好失望地走了。
“下江代表祖国,上岸代表军队。”几年来,艇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会晤艇组这面旗帜一如既往地飘扬在国门口岸,飘扬在界江主航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