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和平时期的人防建设,是战时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和措施。综观西方发达国家在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提高的同时,无一例外地都加强了人防(也称民防)建设。加强和平时期的人防建设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意义重大,尤其是边境地区作为国防的前沿,更需要提高防空能力、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一、要认清形势,努力增强做好人防工作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保持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是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必须从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高度,认清形势,深刻认识人防建设在和平时期的重要意义,努力增强做好人防工作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一是错综复杂的形势决定必须加强人防建设。当前,国际局势总体稳定,但从政治军事的角度都存在着潜在的危机。局部冲突屡屡发生,天下并不太平。从国际环境看,美国外交上实行单边主义政策,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野心膨胀,正全面调整海外驻军和军事基地,重点加强亚太驻军,构建日本和关岛两大军事中心,同时加紧对中亚进行全面渗透,进一步加强对我国的包围。中日两国围绕历史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归属问题、东海油气田开发问题等存在着一系列矛盾和斗争,印度的“东向”战略已迈出实质性步伐,朝核问题引发危机的可能性短期内难以消除,南海问题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等等,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从国内环境看,台湾当局“台独”立场始终没有改变,四处寻找“台独”空间,积极寻求美国支持,大量购买先进武器,未来发生突变、恶变的可能性极大。西部地区恐怖主义分子,存在着分裂、闹事的危险。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必须加强作为国防建设一部分的人防工作,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为战时现代战争条件下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提供重要保障。二是经济发展决定必须加强人防建设。随着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量增加,围绕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能源资源的全球性争夺将日趋激烈,未来由于争夺能源发动战争的可能性正在逐渐加大,侵略战争和反侵略战争、争议地带的能源争夺都是战争产生的根源。人防建设作为国防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和平、制约和延缓战争爆发、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只有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开展人防建设,才能创造平时保障市场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收到战时良好的战备效果。三是科学发展观决定必须加强人防建设。科学发展观是统领各方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不仅揭示了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更揭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规律。人防建设作为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顺应军队改革发展的大局,把握不断变化的形势,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用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指导工作,创新发展。同时,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也需要安全、稳定的和平环境做保障。因此,加强人防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要着眼特点,充分认清人民防空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是我国的国防特点决定必须加强人防建设。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大,在未来战争中,敌人发动直接的地面作战的可能性较小,为达到作战目的,敌人大多会采取远程攻击我方政治、经济中心及重要设施、枢纽来达到其作战企图。因此,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像我们这样的大国,敌人一开始就大规模派兵跑到我们国土上来打仗的可能性看来比较小。一旦战争爆发,敌人恐怕还是利用精确制导武器、远程作战飞机进行空袭。”针对这种情况,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和人口稠密集中的城市及工业基地,战时就将成为敌人空袭的重点目标。鉴于此,我们要必须努力搞好人防建设,构筑必备数量的人防工事,贮备足够的“三防”器材和生活用品,普及人防常识,加强人防训练,这样才能顶住敌人的远程打击,才能保存实力,才能更好地进行反击作战,才能夺取未来战斗的胜利。二是现代战争的特点决定必须加强人防建设。在现代战争中,空袭与反空袭已成为主要作战样式,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及重要经济目标都是空袭打击的重点。近期发生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也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空袭对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存的威胁越来越大。城市作为一个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枢纽,是战时敌空袭和平时敌渗透破坏的重要方向和首选目标。因此,必须加强人防建设,提高城市防护抗毁能力,以便在战时更好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夺取反空袭斗争的胜利。三是现代“反恐”作战的特点决定必须加强人防建设。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恐怖主义活动比较猖獗,恐怖活动逐渐从地面的爆破、袭击、投毒等常规模式发展为利用飞机、导弹及核、生、化等高端技术武器的非常规模式,核、生、化袭击防范已纳入了人防工作范畴,因此,要打击现代条件下的“反恐”活动就必须提高防核、生、化袭击的能力,全面加强人防建设。
三、要针对现状,切实加强边境地区的人防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趋于好转,有的已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边境地带一片和平景象。但是“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敌人”。边境冲突一旦爆发,边境地区将变成第一战场,边境城市是敌空袭首选的攻击目标。如我市人防建设,近几年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过去国家的战略方针、经济欠发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晚,投入少,历史欠账比较多,人防建设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仍存在差距和不足。特殊的地缘环境和人防发展现状决定了我们更应该加强人防建设。一是加强人防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要建立健全人防应急指挥体制,进一步理顺人防应急指挥关系,形成统一领导、统一指挥、高度权威、指令通畅的人防应急指挥体系。要加强人防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地方与军队、政府首脑与各单位之间的人防指挥通信网络系统,推广应用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等多种手段发放、传递防空警报信息,提高防空警报报知能力和通信保障能力,实现人防信息网络的“互联、开放、共享”。要搞好人防应急预案修订和完善,加强对预案修订中的重难点问题研究,并通过组织适应性演练,进一步熟悉预案内容,熟悉指挥关系,熟悉组织协调方法,熟悉行动步骤,熟悉保障措施,进一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二是加强人防重点工程建设。要找准薄弱环节,选准工作着力点,按照布局合理、类别齐全、功能匹配、连接通畅的要求,在不断提高重要经济目标防护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人防工程建设力度,积极推进人防工程建设向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方向发展。要按照平战结合、科学利用、综合开发的基本原则,深入做好“结建”工作,拓宽人防工程建设途径和利用方法,最大限度地促进人防工程的经济、社会、军事效益同步提高。三是加强人防专业队伍建设。要根据《人防专业队伍训练大纲》要求,积极组织各专业分队的所在单位,采取在职训练和集中训练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技术练兵活动,确保专业训练人员、内容、时间、质量四落实。要结合突发事件、警报试鸣等重大时机,组织治安、消防、电力、通信、防化、医疗救护等分队进行防空袭综合演练,练指挥、练协同、练技术,进一步强化专业队伍快速反应能力和灵活处变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