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救灾捐赠的去向应该公开透明
http://heihe.dbw.cn   2006-12-15 10:18:17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天经地义。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社会心理在一定程度对捐赠存在“两头担心”。一头是捐赠者,担心钱物会不会被挪用、贪污﹖另一头是受灾群众,担心救灾钱物层层下拨之后,到头来有多少可以落实到他们手里﹖

  这种担心并非多余。公益捐赠“雁过拔毛”,被集体或个人挪用、贪污之事并不鲜见。有人说,来自四面八方的捐赠要发放到灾区千家万户,如果每笔钱和物资的最终去向都要反馈给捐赠者,难度太大。其实,现代社会通讯、交通发达,还是有办法可想的。比方说,湖南省计生、财政部门都将电脑网络铺到了乡镇,实现了省、市、县、乡系统联网,如果借用这个网络,将每笔捐赠的来龙去脉都输入电脑,然后上网公布,捐赠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以及受赠者的权益,都将有条件得到尊重和维护。

  在操作上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立法层面要有公开、透明的制度安排。《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捐赠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受赠人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这部法律不仅适用社会团体和机构,同样适用县以上政府及其部门。

  公开、透明是世界上最廉价的反腐剂。如果受赠钱物管理、使用的信息能够真正做到公开、透明,相信很多人的捐赠热情会被激发起来,更多的困难人群将能得到有效救助。

作者:段羡菊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