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农场的改革和发展,山河农场职工的观念也不断发生变化,不再死盯着那些地挣钱,而是抢抓商机,想法儿赚钱。
今年初,农场决定在场西线修筑30公里的通村公路。眼看通村公路就要动工了,头脑精明的第三管理区青年职工马鲁辉看到了商机:利用自己会开汽车的技术,买台汽车拉沙石备料,一年就能白剩一台车。由于手头紧,便四下联系,从朋友手里赊了一台价值1万元的翻斗汽车,又花了几千元经过一番修理保养,便加入了修路工程队,专门为他们拉沙石备料,一天就能跑十多趟,收入四五百元。几个月下来,除去还车款,买油买件的成本,还有剩余。活还未干完,他一算账,便高兴地说:“修路等于让我白挣了一台车。”
三区职工张清林,有一台福田404型拖拉机,配有液压翻斗拖车、水车等农具,往年只供自己和亲友中耕喷药使用,平时就是闲着。今年筑路工程队住在了他家附近,得知备料车不够用,还需洒水车,张清林看到了挣钱的机会,一联系,结果工程队愿用他拉沙石,干零活,拉水,并答应除供应他燃油外,每天还给他100元工钱,这样整个工程下来,张清林就纯挣了八九千元。
今年秋收时,业余开个小卖店的三区女职工黄跃娟,经常看到一些收购粮豆的客商在她家买东西,一联系老客愿意让她家帮助联系芸豆、大豆等产品,答应每车给100元的辛苦费,有的每公斤还给2分的提成。她寻思着:只要动动嘴,跑跑腿,介绍成了一车就能挣个一二百元,合适,于是就揽下了这生意,整天跑东家,串西家,手机电话响个不停,粮没少倒,钱没少挣,同时还给农户卖粮提供了方便,一算计,半个冬天下来就挣了4000多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