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明确职责、完善制度、拓展载体,通过实施三大工程,进一步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今年,在农业普遍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预计农民人均收入达3350元,比上年提高5.3%。
明确四级职责。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要求,我市制定下发了《黑河市关于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实施意见》,规定了市委、县(市)区委、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四个层面的职责任务,明确了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的具体职责,并对涉农部门和包村单位提出了明确要求;建立了市、县(市)区、乡三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派驻了驻村工作指导组(员)。各县(市)区委也都结合各自实际制订了活动方案和年度计划,提出了推进措施、目标要求和考评办法,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上下联创、城乡联创、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实施三大工程。我市以提高乡村领导班子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为目标,实施“双带双强工程”,切实加强乡村领导班子建设。注重从优秀大学毕业生、民营企业管理者、外出务工经商能人、回乡青年以及退伍军人中选拔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实施“四培养工程”,切实提高乡村干部素质。我市把乡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干部培训总体规划之中,以“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把党员村干部培养成村党组织书记”为目标,开展了大规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干部、党员和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今年,全市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308班次,培训29104人次。
我市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通过党员“三个代表”责任区活动认真实施“先锋工程”,向农民群众宣传党的新农村政策,传授生产技能和科学文化知识,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努力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成为促进农村发展、引领农民致富的先锋,关心农民疾苦、维护农民利益的先锋,繁荣农村文化、倡导文明新风的先锋,推进民主管理、保障农民权利的先锋。一年来,共为责任区内农户协调解决资金7118.8万元,办好事、实事17049件。
完善两项制度。为进一步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使活动取得实效,我市建立完善了两年一检查评比的考核评价机制,各县(市)区都建立健全了考核评价细则。同时,还完善了动态管理制度,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加大对创建活动的检查指导力度。
拓展一个载体。我市把党员“三个代表”责任区活动作为“三级联创”的总抓手,根据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要求,进一步深化活动内容和形式。适应农村各类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发育的新形势,积极引导农村“三个代表”责任区由单纯服务型、扶贫帮困型和精神文明型向经济联合体、农民股份公司、种养协会等专业型责任区方向发展,将责任区建在农村经济发展“产业链”上。目前,全市共建立产业型责任区1905个,并开展了设岗定责、争当“五员”实施“五事”和“民族和谐党建”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拓展“三个代表”责任区活动,增添了“三级联创”活动的活力,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和积极性。
|